作者:笠青
近日,欧盟11国的科研资助机构在欧盟委员会的支持下,联合签署了一项新的开放获取计划“Plan S”,该计划表示:从2020年1月1日起,所有由上述11国及欧洲研究委员会(ERC)拨款支持的科研项目,都必须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完全开放获取(Open Access)期刊或出版平台上。
这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开放获取”运动的一次重大进展。2001年“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倡议”(BOAI)发布,成为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第一次发出的正式宣言。至今十几年来,开放获取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国际科技出版界也涌现出大量基于开放获取的新型期刊出版模式和开放获取期刊。尽管在此过程中,开放获取期刊良莠不齐的发展状况给这项运动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质疑,但其作为学术期刊出版的前进方向从未止步。不仅像Peer J、eLife等新型开放获取期刊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创刊,传统的科技期刊国际出版巨头也都开始创办新的开放获取期刊,并且很多传统期刊也试行了“混合OA”出版模式,更有像《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这种百年老店也出版开放获取子刊来应对这项运动可能带来的巨大变革。
如果说国际学术界难以承受科技期刊不断上涨的价格是诱发“开放获取”运动的触发因素,那么各国政府对这一运动的态度和一系列政策则是推动开放获取不断深入并有可能全面实现的关键因素。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浪潮席卷世界,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如何促进并加快新知识的发现、扫除科技创新的各种障碍、打通创新链条各个环节,成为各国创新发展政策的优先着力点。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科技期刊在整个创新链上的作用渐为各国政府所重视。扫除由于付费引起的科技交流障碍,让科学新知成为社会公共产品,成为各国政府逐渐介入并推动“开放获取”运动的出发点。2013年,欧盟和美国分别出台相关政策,推动论文在发表6—12个月后可以在作者自己的网站、机构和政府的文献库里免费发布。尽管这是在考虑了科技期刊出版商利益前提下做出的一项妥协政策,但仍对传统科技期刊出版商和出版模式带来了实质性的变革,推动它们迈向了开放获取的第一步。
截至2016年,欧洲已有400多项关于开放获取的政策。而此次欧盟11国科研资助机构所签署的“Plan S”开放获取计划,更是在2013年欧盟关于“出版后6个月实施开放获取”政策基础上的又一巨大进步。尽管此次“Plan S”计划的实施效果还有待观察,其对科技期刊出版界和学术界带来的震动和影响已在国内外初步显现。
应该说,科技期刊开放获取是科技发展的时代要求。
科技期刊因科技“生”而“生”。它伴随着17世纪现代科学团体的产生而诞生,其最初主要用于学术交流和确认优先发现权等。至20世纪中期近300年的发展历史中,其功能逐渐扩大到了记录、传播、评价、存档四大功能,其中评价功能逐渐成为科学共同体治理和科技管理的重要手段。依托于影响因子等评价指标体系,期刊的评价功能逐渐成为评价论文学术质量的替代指标。
那么,随着科技发展,科技期刊也要因科技“变”而“变”。20世纪中后期以来,科学研究逐渐走出象牙塔,科学技术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科学研究主流也从自由探索式的“小科学时代”逐渐转向以国家任务、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大科学时代”,各国政府纷纷扩大科技投入规模、变革科研组织方式、建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等,使科学研究带上了浓厚的公益性和社会性。与此同时,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科技投入的迅猛增长和科技交流国际化,科技期刊出版行业空前的繁荣,形成了多个国际出版巨头,订阅费不断上涨,甚至让高校和研究机构难以负担。这不仅成为科研人员获取科研信息的拦路虎,也影响了国家对科技投入资金的产出效益,违背了科研的公益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迫切需要变革。
科技期刊与科技发展相依相存,与科技发展同频共振是科技期刊发展方向。推动科技论文的开放获取、取消付费阅读的障碍只是手段,促进科学充分交流和广泛传播,提升公共资金对科技投入的溢出效益,进而加快科技进步以提升国家战略竞争能力才是各国政府和资助机构出台相关政策的最终目标。因此,科技期刊的出版不能因循守旧,要与科技发展的时代需求相适应,其商业模式、出版技术要根据学术市场的变化而变革。大浪淘沙,任何凭借所谓“垄断”逆潮流而动的行为,终将遭到历史的淘汰。
对我国科技期刊而言,顺应开放获取的世界潮流是大势所趋。事实上,很多中文期刊已将论文在自己的网站或机构网站进行了全文免费下载,在开放获取或免费获取论文方面,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在开放获取的基础上,未来更好做到与中国科技发展同频共振、更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创新动能,是中国科技期刊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