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平“语”近人 润物无声

2018-10-19 05:47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杨雨林(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平“语”之所以近人,在于它并非高深莫测的理论、晦涩生僻的言语,而是以“接地气”的文风直抵人心,以“讲故事”的艺术架起古今的桥梁,是“关心话”“心里话”“中国话”,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是“听得见的文化自信”。

  当下,从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的角度来讲,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理念,依然是广大青年立德树人的精神楷模和价值遵循。广大青年只有真正领悟和掌握传统文化这一民族之“根”,才能在不忘本来中吸收外来和面向未来,以“自信人生二百年”的姿态立于新时代的潮头。

  青年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在价值追求和人生发展方向的选择上,要立志高远、立足平实。立志与修德是成才的前提。“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养大德者,可以成大业”,这些名言警句阐释了修德和立志对人生具有基础性、前提性的作用,是青年在人生奋斗道路上的强大精神力量。在今天,青年之修德,就是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之立志,就是要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自觉担负起强国一代应该肩负的历史责任。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19日 07版)

[责任编辑:张悦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