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江苏吴中:内外兼修太湖美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江苏吴中:内外兼修太湖美

2018-10-20 03:32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秋日,泛舟太湖,群山黛色,碧波微漾,湖水清澈见底,茂盛的水草和游鱼呈现出“水下森林”的美景。今年年底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内的太湖围网将全部移交拆除,让太湖得以休养生息。

  诉说着太湖文明的古村落、古民居,遍布民间的昆曲评弹、苏绣缂丝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优质基因在新时代潜滋暗长,让吴文化璀璨绵延。

  吴中正在写就一篇内外兼修的好文章。“守着‘六分’太湖水,我们要做足‘十分’太湖美。”吴中区委书记唐晓东说。

  守望记忆,唤起乡愁

  近年来,吴中区虽已被纳入苏州主城区版图,但在城乡协调发展进程中,塑造了两张与众不同的名片,古村落和美丽乡村,成为唤起乡愁的好去处。

  2005年,苏州市公布首批14处古村落和60处控制保护建筑,有11处古村落和59处古建筑都集中在吴中区太湖之畔的东西山两镇,古村落数量不仅位居江苏省前列,在全国也不多见。

  同年,苏州颁布全国首个地方级关于保护古村落的政府规章《苏州市古村落保护办法》,首次允许以股份制形式对古村落进行保护、经营,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古村落保护。吴中区紧紧跟进,2006年成立了苏州太湖洞庭古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得益于《办法》的实施,被誉为“太湖第一古村落”的陆巷古村以“镇旅游公司牵头,村民以古建筑入股,民间资本合作”的方式,由政府和民间资本修复惠和堂、宝俭堂、怀德堂等5个明清古建筑,投资者分别按古宅大小、价值的不同等级参与收益分成。

  在金庭镇的明月湾古村,“政府选中七八幢古建筑,对这些老房子进行评估作价,然后成立旅游股份公司,村民以评估所得的股份加入,年终分红。”金庭镇古村保护负责人邹永明介绍,村里还规定,如果旅游公司没有盈利,就按照房子面积每年进行补贴。

  2017年,东村、杨湾等洞庭东西山的古村落以及古建筑陆续修复并对外开放。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一个活村庄的形态,保护着历史遗产。这里的一栋楼,一块砖,都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勾起浓浓的乡情。

  如果你春季来到杨湾青蛙村,能看到90多岁的老母亲和儿子、孙子围坐在八仙桌前,挑拣碧螺春嫩芽,老太太耳聪目明,笑意盈盈;如果你秋季来到陆巷,恰好白玉方糕刚出笼,会让你迫不及待拿起一块便咬,水磨粉的软糯和豆沙的香甜交织在口腔里,和着古镇上的桂花清香,富足而美妙。

  在吴中区,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2015年起,吴中区每年投入约7亿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一大批外显生态风光、内含文化底蕴、兼具产业张力的美丽村庄建成。拥有近20公里湖岸线的临湖镇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柳舍村等粉墙黛瓦的村庄掩映在绿树丛中,杜村烧酒等老手艺将被恢复,乡土气息越来越浓郁。

  做优生态,做强经济

  民歌《太湖美》这样唱道:“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吴中区拥有三分之二太湖水域,是苏州市的“菜篮子”“水缸子”“米袋子”。在投入100多亿元进行太湖治理的基础上,近5年来,吴中区创新治理太湖的理念,对太湖实行湿地保护、芦苇收割管理、水草蓝藻打捞、沿岸水体保洁、饮用水源地保护等综合长效管理。

  在保护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吴中区一直恪守着最严苛的标准:太湖1公里范围内不得开设工矿企业;全区有近50%的陆地面积禁止或限制开发,生态红线保护区域占全区国土面积的87.1%,是全省生态红线区域最大的区(县、市)。

  经过努力,太湖水质达到III类水标准。对水质要求极高的天鹅,连续三年在太湖吴中水域过冬。

  吴中人辛勤劳作,使这方肥沃的土地成为物阜民丰的江南鱼米之乡。

  2013年起,产量锐减的洞庭红橘被列入吴中区“古树名木后续资源保护”,区农林局在东山建立了洞庭红橘种苗基地,建设了1500米长的红橘观光带和5个红橘保护区,结合旅游观光、休闲采摘,带动红橘产业发展。每年11月底,万绿丛中高悬的一盏盏“红灯笼”,成为最美的地标。

  政府在保护地方特色资源的同时,尊重市场规律,放手让农民搞好种养殖,获得好收成。

  “小满枇杷半坡黄”。明代书画大家、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自题花卉册中这样描述枇杷:“谁铸黄金三百丸,弹胎微湿露漙漙。”吴中人会对你说:洞庭山的枇杷果肉鲜活,果味浓郁,吃到嘴里清甜清甜的,就算一口气吃了一箩筐,也不腻。

  除了枇杷,碧螺春茶、太湖三白、大闸蟹、杨梅等太湖土特产,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光东山镇,每年通过电商销售枇杷250万斤左右,农民在枇杷一项上的户均收入达3万多元。

  “太湖三万六千顷,三分之二在吴中。180多公里的太湖亲水岸线,构成了吴中区最美的风景线。”吴中区区长陈嵘说,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环太湖地区是吴中区生态文旅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也是发展绿色产业经济、高水平现代服务业的样板区。

  离太湖岸线不到5公里的旺山,获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最美乡村。以原生态为基础,发展农业旅游。30多家农家乐,年接待游客110万人次,每一个农家乐年均收入30万元,解决当地农民就业400多人。

  “旺山的发展,是环太湖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吴中区旅游局局长毛刚说,大力推进“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向体验吴中本土风物、民俗、文化的项目转变,吴中做到了文旅融合、农旅融合。

  呵护文脉,留住太湖文明之根

  千百年来,昆曲评弹、苏绣缂丝、核雕砖雕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林林总总上百个门类,都出自这片土地。

  陆小琴是光福核雕吴中区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最近,她正忙着创作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系列核雕作品《美丽中国——好人故事》。

  陆小琴所在的舟山村,拥有核雕从业人员10万人,年产值达10亿元。“我们要沉下心来,深入生活,才能有一系列原创的好作品,才能把核雕的艺术性和价值传播出去,让核雕成为最珍贵、最经得起考验的非遗门类。”陆小琴说。

  2013年起,吴中区每年组织民间工艺大师和传承人外出采风、参与展览和培训,抢救性发掘和扶持各类民间小众艺术门类,缂丝、盘金绣技法因此得以传承。香山工坊、中国工艺文化城等载体的建设,为吴中工艺的发展搭建了实实在在的平台。今年5月,吴中区获评“中国文学之乡”“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称号。

  抬猛将、渔家婚俗、太湖开捕、轧神仙等稻作文明演绎出来的吴地民俗,几乎成为乡村“图腾”,在太湖边一脉相承,延续至今。

  全方位展示吴地文化风貌的大型历史文化丛书《吴中文库》,于2016年正式出版。吴中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建列介绍,摸清家底,丈量未来,才能更好地彰显吴地文化和太湖文明,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在宝带桥西南岸,一座苏州元素的青白灰色调的建筑渐渐露出芳容。这是吴中区倾力打造的吴文化博物馆,预计2019年对外开放。

  太湖文明,从这里起步,在这里生长,走向繁荣与美好。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20日 01版)

[责编:张悦鑫]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