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珍味“伞把菇”

2018-10-20 04:47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留住乡愁】  

  作者:方洪羽(贵州省余庆县作协常务理事)

  每逢八九月份夏秋之交一场大雨过后,家乡的美味山珍——“伞把菇”就在众人的翘首以待中闪亮登场了。

珍味“伞把菇”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香菌好鸡,托根依芳草。有客异味尝,雅欲黔南老。”诗中的“鸡”说的就是伞把菇。家乡林地资源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崇山峻岭之中孕育了丰富的山珍野味。尤其是被称为“菌中之王”的伞把菇,味道鲜美,富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但产量却很少,且至今无法人工栽培。

  小时候,每到这个时节,一场大雨过后,大人就会为小孩子指点迷津,告诉他们哪里有伞把菇可寻。于是,迫不及待地,孩子们挎上竹篮或背上小背篓,直奔山间或地头那些“窝点”而去。运气不好时,即使寻遍整个山野,翻找了所有草丛瓜藤,也不见它们的踪迹。当然也有运气特别好的时候——只需拨开一丛茅草枯叶,就见一株株颜色灰白清香袭人的小生命呈现在眼前,内心一阵狂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过,当看到那些含苞待放的弱小菌盖穷尽全身气力将散发着温润气息的泥土拱起时,即使是小孩子也不忍下手采摘,而是找来一些瓜藤树叶将其轻轻掩好,待几个时辰后它们完全拱出地面亭亭玉立之时,再或蹲着或跪着,用双手小心翼翼地刨土、取菌……

  伞把菇带回家后,一家人便有了口福。将其洗净撕成小块,以备煮、炒、煎。没有肉不要紧,只需加上几颗蒜瓣,伞把菇那鲜香的气味便立即充盈整个房间,吃进嘴里香脆滑嫩,味道可与鸡肉媲美,堪称山珍一绝。“无骨乃有皮,无血乃有肉。鲜于锦雉膏,腴于锦雀腹。”难怪清代乾隆时期的大学问家赵翼吃了此菌后大为赞叹呢。

  家乡曾有传说:伞把菇本是地下仙物,正如人有三种,分别住在天上、地上和地下——天上住的是竹竿人,地上住的是扁担人,地下住的是扫帚人。伞把菇就是地下的扫帚娃娃变的,极有灵性,会走路、躲藏、逃跑。每年时逢夏秋之交雨过天晴,扫帚娃娃就偷偷地跑到地面上玩耍……人们若在哪里寻得了,不能大声喧嚷,采摘时也不能连根挖走,而是弄些土将根盖住。待第二年,它们就好像跟人约定好了似的,可在原地再寻得。如果不这么做,它们就会躲藏起来或跑到别的地方去。难怪老人们说,伞把菇和人是讲缘分的——有缘,你遇见它;无缘,它躲开你,即使就在脚边,你也见不到它。

  其实,伞把菇的根部下面往往居住着一个白蚁巢。白蚁在筑巢的同时也培养菌菇的菌丝体,彼此间形成一个共生的生态系统。如果采摘时动静太大或用力过重,白蚁就会失去安全感而举家搬迁;如果有人贪婪地将菌菇连根挖走,也会将泥土下的白蚁翻出,令其在强光下暴晒而死——无论是哪种情况,没有了白蚁,自然也就不会有共生体培育菌丝体了。

  家乡的“伞把菇”是大自然的馈赠。眼下,又到了品尝这美味山珍的时节,心中哪能不期盼、不欢喜呢?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20日 09版)

珍味“伞把菇”

欣赏更多“留住乡愁”融媒作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

[责任编辑:孙宗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