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奥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汤亮:感恩伟大的改革开放时代

2018-10-31 04:57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民营企业家话改革开放成就】

  光明日报记者 邱玥

  “20年立足制造业创新创造的历程,给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回眸之际,我发自内心地感恩伟大的改革开放时代。”奥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汤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世纪90年代,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下,汤亮创立了奥盛集团。创业之初,汤亮为企业制定的第一个发展规划,就是从志存高远的战略设想起步,不吃别人嚼过的馍,要走自己的路。

  1992年,奥盛集团旗下的浦江缆索突破了外国技术封锁,成功在中国第一条斜拉索大桥——上海南浦大桥上架设了缆索。此后,奥盛又陆续在中国各地跨江跨海的大桥缆索上镌刻下自己的品牌。如今,长江水面上的大桥缆索,一半以上都是奥盛制造的。

  尽管连续多年位列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但汤亮并不满足于此。“我想把中国的大桥缆索制造推向全球业界的顶端。”带着这个梦想,汤亮带领奥盛一步一个脚印,乘着改革开放的巨轮扬帆出海。

  从2013年建成通车的美国奥克兰新海湾大桥,再到2016年通车的云南龙江特大桥……依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奥盛缆索最终走上了世界各国的地标性大型桥梁。

  作为一家以桥梁缆索制造产业链为核心的科技型制造业集团,如今的奥盛集团已成为世界排名前列的大跨径桥梁缆索供应商。参建完成国内外的大型地标性工程120个,为全球800多座大桥提供了缆索结构,在全球特大型悬索桥、特大型斜拉桥缆索的市场份额中,占据了半壁江山。

  今年6月,世界跨径排名第一的悬索桥——土耳其恰纳卡莱大桥结束招标。这座堪称史上跨径最大的大桥,连接着欧亚大陆,吸引了多家国际企业竞标。最终,凭借过硬的工程质量和核心技术,奥盛力挫群雄,拿下了大桥上部结构缆索工程的全部设计制造合同。

  “企业要胜人一筹,靠的是实打实的看家本领。”汤亮说,“奥盛缆索对接口误差的内控标准比国际标准更严格,要求不能超过1/25000。索股在进入索鞍时要变换成四边形,出索鞍后再变成六边形,以达到百分之百的受力效果。这是奥盛掌握的一个高端技术。”

  “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制造业,成在创新进步,败在创新不力。”汤亮说。迄今为止,奥盛已拥有重大科技成果13项、发明专利123项,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先后荣获詹天佑奖、鲁班奖等82项国家级奖项。

  近年来,奥盛集团一直对金属材料进行细分化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如今,除大桥缆索外,奥盛集团还增添了两个新的科技型企业:一个是专注于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制造的企业,产品有左心耳封堵器、二尖瓣修复系统、卵圆孔未闭修复系统等;另一个是在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背景下打造的多种航空发动机叶片制造企业。

  “从大桥缆索到医疗器械,再到航空发动机叶片,它们之间看似无关,其实大有关联。”汤亮说,就产品属性和工艺而言,无论缆索、医疗器械还是叶片,都属于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加工的范畴,今后都将依托奥盛对于金属材料研究的深入探索,在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和创新上走出一条新路。

  创新无止境,企业前进的步伐也无止境。“我们将紧随国家战略发展步伐,在做好国内市场的同时,大力拓展国外市场,以一流的技术装备‘走出去’,努力为‘中国创造’赢得更大荣光!”汤亮对此满怀信心。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31日 11版)

[责任编辑:徐皓]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