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一位秉笔直言的文艺批评家——追忆红学家李希凡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一位秉笔直言的文艺批评家——追忆红学家李希凡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8-11-04 02:4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追思】

  光明日报记者 韩业庭

  著名文艺理论家、红学家李希凡10月29日凌晨在北京家中逝世,享年91岁,遗体告别仪式11月4日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一朝入梦,终生不醒。”李希凡的“红楼情结”始于1954年。那一年,不到三十岁的他与蓝翎,共同撰写了关于《红楼梦》的研究文章,这篇题为《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的文章,发表在《文史哲》杂志1954年第9期上。文章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观点提出质疑和批评,受到毛泽东主席的肯定,他们被认为是敢于向“大人物”开火的“小人物”,在全国产生很大反响。这就是红学史上著名的“两个小人物”事件。

一位秉笔直言的文艺批评家——追忆红学家李希凡

李希凡。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李、蓝二人的文章,开辟了从广阔社会历史背景出发分析《红楼梦》艺术成就的研究道路。李希凡与已故红学大家冯其庸曾一起主编《红楼梦学刊》,权威的红学工具书《红楼梦大辞典》也是由他和冯其庸共同主编的。冯其庸曾评价李希凡:“用唯物主义的研究取代唯心主义的研究,这是方法论的变革。可以说,《红楼梦》研究成为新的面貌,就是从李希凡他们的文章开始的。”

  鲁迅在《坟·论睁了眼看》一文中发出这样的呐喊:“早就应该有一片崭新的文场,早就应该有几个凶猛的闯将……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李希凡一生都极为崇拜鲁迅,他很喜欢鲁迅的写作风格,希望自己像鲁迅一样,做一个秉笔直言的文艺批评闯将。他生前曾说:“我自己不懂得怎样恭维别人,不管你是多大的作家,我觉得作品有缺点就会提出来。”

  1986年,李希凡调任文化部所属的中国艺术研究院,担任常务副院长。报到那天,时任文化部部长的王蒙约见他,欢迎他到艺术研究院任职。20世纪50年代,李希凡曾对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进行过批评,可二人间并无芥蒂。这段经历,后被文艺批评界传为佳话。

  尽管早年成名,并在红学研究中取得了大量成果,可李希凡生前并不喜欢被人称为“红学家”,他谦称自己不过是个“红边”。李希凡谦逊的做人态度,让红学研究者张兴德印象深刻。

  2013年前后,张兴德发表了几篇关于1954年《红楼梦》大讨论的文章,并托人将文章转给并不相识的李希凡。让张兴德没想到的是,不久就收到李希凡的亲笔回信,“全信用钢笔手写了整整三页信纸”。

  “当时李老已86岁高龄,视力不佳,书写困难。给陌生人回信这种事情,完全可交给子女或秘书代劳,没想到他还是亲力亲为,这让我十分感动。”张兴德回忆说,“回信内容完全是平等的、敞开心扉的谈话,这是一个红学大家对一个普通‘红迷’的尊重和爱护。”

  离休后,进入耄耋之年的李希凡肩负起修治《中国艺术史》的重担,带领团队历经10年完成使命,为中国艺术学科填补了一个空白。这个项目,本来是李希凡在国家社会科学规划会议上提出的,但始终无人承担。对于曾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的他来说,完成这一项目是不可推脱、不可回避的历史责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韩子勇说:“李希凡的离去,是中国文化界和学术界的重大损失,更是红学界的重大损失。”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04日 04版)

[ 责编:石佳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