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不负人生——送别张胜友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不负人生——送别张胜友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8-11-10 04:0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追思】

  作者:单三娅

  胜友的走,朋友们在惋惜之余,都不约而同地有一个感受:他的一生,丰富、多彩、充实。

  胜友是一个感恩时代、积极生活的人。他服务社会的人生轨迹,是与改革开放的40年相依相伴的。1977年,他成为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学习的幸运儿,一下子从闽西南山区,走进了大都市。1982年大学毕业后,他又来到北京,进入光明日报这张知识界大报,开始了他施展才华的几十年人生。

  胜友是一个想干事、干大事的人。我们在光明日报文艺部共事的时候,他就总有些跃跃欲试的劲头。被调到机动记者部采访重大选题后,他跃上了一个新的层面,用他自己的话说:“走在中国改革报道的前沿。”他不知疲倦地奔走写作,写长篇通讯、报告文学,后来又进入了政论片领域。他撰写的电影电视政论片有《十年潮》《历史的抉择》《百年潮·中国梦》等,从这些名字,就可以看出他有着怎样的大视野、大笔触。写《历史的抉择》时,他住在深圳的宾馆里,在发着39度高烧、血压只有50到80的身体状况下,在床头放一个垫子支起播放设备,看了5天原始资料,又用20天时间,写完了解说词脚本。此片后来成为十四大的献礼片。

  正如他的名字,胜友如云,他离不开朋友。但是聚会聊天,他对一般话题,常常兴趣不大。他崇拜扭转乾坤的英雄人物,只要他一加入神侃,话题往往就转入了时事政治,转入了毛泽东用兵如神、邓小平英明决策等,他还时不时从历史高度进行点评。他的演说才能颇为不俗,激情四射、角度独特、引人入胜,福建尾音还增加了几分趣味性,往往引起阵阵笑声。最近几天,光明日报的微信朋友圈都在怀念胜友,大家记忆深刻的都是他纵论天下大事的样子。

  胜友是一个有志向有格局的人。从光明日报调到中国作家协会,胜友从改革的报道者变成了改革的参与者、实践者。在担任作家出版社(后为作家出版集团)社长兼总编辑那几年,他引进公平竞争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编辑人员潜能,使发行码洋飙升14倍,得了100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图书奖。

  胜友想的事大,心也大,在患了重病以后,依然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他赶上了好时候,从一个农村青年,到一个时代的弄潮儿,他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也是热情拥抱、大力鼓呼、积极参与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者。

  在他去世的第二天,我和王蒙到家中吊唁。照片上的胜友微笑着。虽然生命止于壮年,但是,胜友70岁的人生,没有遗憾。

  应夫人之邀,王蒙为张胜友遗体告别仪式撰联,他受桂晓风的微信感言启发,当即写下:不负时代,不负人生,不负怀抱;留得业绩,留得贡献,留得深情。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10日 11版)

[ 责编:王丽媛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