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光明日报生态文明版:旱垡

2018-11-17 04:3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留住乡愁】  

  作者:邓高峰(河南省开封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

  曾祖离开我已近40个年头。儿时与他在一起的时光,大多离不开一个“农”字。

  曾祖一生务农。晚年的他,没有了力气干重的农活,按当时生产队的标准,只能算半个劳力,生产队长给他安排了新的劳动岗位——看庄稼。

光明日报生态文明版:旱垡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只要不上学,曾祖下地总要叫上我。于是,我便有了了解土地和庄稼的机会。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启蒙,当属旱垡。

  家在中原,耕地虽然广阔,但那时粮食产量不高。精打细算的庄稼人舍不得让地皮平白无故闲着,房前屋后、地头垄边,哪怕是能种上几棵青菜也不会放过。不过,每年秋收后,生产队里总有一方几十亩的地块,翻耕后就闲在那里,而且一直“晾”到次年开春,连最盼望的冬小麦都不种。到了深秋,放眼望去,除了绿莹莹的冬小麦,就是这种闲着的地块了。

  这自然引起了我的好奇。我问曾祖为啥让它闲着,曾祖说这是留的旱垡,今年留南地,明年就留北地,轮着留,让地歇歇。

  我不晓得“垡”字如何写,但曾祖一句“让地歇歇”让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养活我们的耕地,跟犁地的牲口、日出而作的农家人一样,也会累的,也需要喘口气。

  后来我读了大学,留在城市工作,离开了家乡,也远离了耕地。曾祖关于旱垡的启蒙,让我一度忘个一干二净。而今,国家关于耕地休耕轮作的部署,一下子激活了我对旱垡的儿时记忆。

  几千年来的农耕实践,让一代代农人懂得,种庄稼不仅消耗人力、畜力,还消耗地力。只有地力得到了恢复,农业生产才能可持续进行。地力一旦衰竭,我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就危险了。祖先正是通过留旱垡的方式,保住了地力,养活了一代代人口——这就是我们的农耕文明。

  留旱垡的智慧告诉我们:对于土地,不仅要耕,还要养。正如《吕氏春秋》中《任地》篇所云:“凡耕之大方: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今天,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保住18亿亩的耕地红线,不仅是要保住面积,更要保住地力。我们再也不能以所谓的“现代化”农业增产增收手段,“竭泽而渔”地透支地力了。

  让早已疲惫不堪的耕地喘口气,为她卸载减负,让她休养生息,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曾祖告诉我的旱垡知识,唤起了我对祖宗农耕智慧的钦佩,也让我对今天的决策备感欣喜。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17日 09版)

光明日报生态文明版:旱垡

欣赏更多“留住乡愁”融媒作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

[责任编辑:孙宗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