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盐池:金融创新照亮脱贫路

2018-12-01 07:0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

  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

  40多年前,到宁夏盐池县考察的联合国专家,面对千沟万壑、干旱缺水的严酷自然环境,给出了令人绝望的评价:“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

  不久前,经国家评估考核通过,宁夏正式宣告:盐池县以综合贫困发生率0.66%、群众认可度97.71%的高标准,退出贫困县序列。“面对贫困这个全球性难题,中国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时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马顺清说。

  盐池县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1986年被列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75%以上。40多年后,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在这里深入调研后认为:山沟里的金融创新浇开了特色产业之花,成为打开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之门的金钥匙。

  盐池滩羊,是宁夏著名的五大物产之一。但因长期缺乏金融支撑,难以形成养殖规模,始终处于“提篮小卖”的自然经济状态。“滩羊产业是我们农业农村的一号产业、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盐池县委书记滑志敏说,只有从金融层面破解资金瓶颈问题,才能让养殖上规模,从而撬动产业大发展、快发展。

  “过去村民贷款非常难,有段时间还需要公职人员担保才贷得上。”盐池县花马池镇惠泽村村支书官玉说,由于少数人不按时还款,金融机构在贷款上非常谨慎。

  扶贫先扶志,脱贫先脱旧。金融创新首先要建立乡村信用生态,改变过去不讲信用的陋习。惠安堡镇狼布掌村党支部书记杨锋说:“贫困户之所以贫困,主要原因是缺乏内生动力。通过结穷亲,评选表彰典型户,百姓触动很大,过去一些懒汉穷汉都行动起来,开始养滩羊、种黄花、学技术,寻找致富门路。”

  盐池县改变原有银行评级授信标准,创新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户“631”评级授信系统,即诚信度占60%,家庭收入占30%,基本情况占10%。根据评级结果,发放“金扶卡”,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无人担保、无物抵押的难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乡、村、组、户等4级信用评定系统,将全县所有农户的信用情况分为4个信用等级。信用等级越高,享受贷款优惠越多。

  “60岁以上不能贷款”是金融机构一项刚性政策,但在农村不少60至70岁的老人都是养殖能手,有劳动能力且发展意愿强烈。盐池县为此成立工作组,反复与银行对接协商,在共同摸底调查基础上,将这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及非恶意“黑名单”贫困户纳入评级授信范围。目前,盐池县共为60岁以上贫困户贷款6004万元,释放“黑名单”贫困户968户,放贷金额7373万元。

  在冯记沟乡马儿庄村,牛信8年前因给亲戚担保贷款被列入信用“黑名单”,非恶意“黑名单”贫困户解禁后,牛信这个养牛能手顺利贷到5万元,扩大了养牛规模。

  “信用可以当钱使。”这个经验开始让村民把信用看成命根子。

  青山乡古峰庄村村民罗刚通过贷款,把滩羊养殖规模从200多只扩大到1200只。在三户联保第二轮还贷的最后期限,其中一户因家庭变故无力偿还3万元贷款,罗刚主动替他还了款。“这样讲诚信的客户,需要贷多少,我们就贷多少。”盐池农业银行有关领导得知后,将罗刚的贷款额度从5万元提高到30万元。

  解决了贷款难,还面临贷款贵。2012年4月,村民张国定在农信社贷款8万元,贷款期限为2年。当年年底,张国定的羊卖了8万元,但因贷款没到期,只好先存入银行,结果活期存款利息只有91元,贷款利息却高达2263元。对此,盐池县创新定制“富农卡”这一信贷产品,用时随时贷,不用随时还,使用“富农卡”后,仅一个季度,张国定就节省了2172元。

  脱贫靠产业,产业靠金融。在金融活水浇灌下,盐池县以滩羊为主导,牧草、小杂粮、黄花、中药材为支柱,一些小品种为补充的“1+4+X”特色优势产业格局日渐清晰。

  辛苦奔小康,一病全泡汤。为破解返贫难题,盐池县将保险功能发挥到极致,创新推行“2+X”菜单式扶贫保模式,“2”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和家庭综合意外伤害保险,“X”包括特色农业保、羊肉价格保、金融信贷保等系列扶贫保险,从而构建起贫困群众风险保障体系,将因病、因灾、因市场波动而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滑志敏说,我们将继续保持攻坚态势,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确保贫困群众精准稳定可持续脱贫。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01日 03版)

[责任编辑:石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