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

2018-12-03 06:3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新展大观】

  光明日报记者 刘勇

  “我们有四大发明,但任何一个发明,都没有这个发明更具有文化传承的意义。如果没有这个发明,那可能我们所有的文化都会中断。中华文化始终没有中断,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我们有汉字。而这个汉字3000多年来,没有改变过,只是形态上有改变。”日前,在沈阳师范大学举办的“让你爱上中国字”书法作品展启动仪式上,项目主持人、沈阳师范大学校友张振忠教授在致辞中说,这个项目是沈阳艺术惠民品牌项目,是辽宁省迄今为止唯一的书法类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目的就是通过书法形式传播汉字文化。

  记者了解到,自2015年启动以来,该项目每年一个主题,五年一个系列。2015年“汉字之美”,2016年“汉字之源”,2017年“汉字之体”,2018年“汉字之遗”,如今受众已达10余万人。此次“让你爱上中国字”走进沈师,主要展出“汉字之源”。意在让大学学子从甲骨文中看到文字发展的源流关系,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欣赏书法艺术,爱上中国字。

  谈到为什么要启动这样一个项目,张振忠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09年的时候,我读到瑞士著名汉学家林西莉写的一本书《汉字王国》,书的内容对我来说是知识性的。但她在小引里说了一句话,对我有极大的触动。”张振忠告诉记者,她在小引里说:“1961年至1962年,我在北京大学学习汉语,后来到音乐学院学古琴。我惊奇地发现,即使一些受过很高教育的中国人对自己的语言的根也知之甚少。他们从小学到大学机械地进行着汉语教学,很少加以解释。”

  “林西莉说的是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到现在为止过去了50多年。50多年过去之后,我们发现这种现象不是减少了,而是变得越来越严重了。我们还有多少人知道我们的根是什么?甲骨文作为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汉字,多少人能读懂,能讲懂?”张振忠说。

  甲骨文是距离现在3300年的文字,最重要的是这些文字我们还在用。有些字和现在是一模一样的,所有的因素都没有变。当然也有许多字变化了,有的字字形变化了,有的字知识结构上有变化,“那我们就有责任,把这件事情传播出去。”张振忠说,2015年做第一个展览时,有意识地写了32个甲骨文字。后来艺术馆买大白布铺在地上,让孩子们去写。我们发现,所有参观的人最感兴趣的字就是甲骨文。

  “任何一个展览都要迎来撤展的一天,什么样的展览永远不撤呢?只有把展览的内容像种子一样种到每个人心里,才能永远不撤。”张振忠对记者说,他不仅到各地举办展览,还广泛征集现场解说志愿者。志愿者首先是学习者,然后是传播者,将来是传承者。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张老师在讲述过程中并不是单纯讲解汉字,而是把汉字和历史结合起来,从更宏观的视野看见历史。

  在现场,记者还看到了许多异国的面孔,他们是来自外国语学院的留学生。一位来自印度的留学生告诉记者,她在沈阳师范大学学习中文两个月了,看到甲骨文有的像眼睛,有的像月牙,有的像是人在奔跑,仿佛是看到了几千年前人们生活的场景。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03日 09版)

[责任编辑:王丽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