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说百姓话,讲身边事,论实在理

2018-12-18 03:1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封寿炎(媒体评论员)

  上海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嘎讪胡》,自从开播之后,数年间一直深受当地中老年观众喜爱。“嘎讪胡”在上海方言里是“聊天,闲聊”的意思,这档节目就是主持人用上海方言,以谐趣幽默的语言和形式,评论当下的热点新闻和民生话题。

  《嘎讪胡》的成功,对新闻舆论工作很有启示。老百姓仿佛天然具有关心新闻、评论时事的巨大热情。北京人爱“侃大山”,四川人、重庆人爱“摆龙门阵”,广东人爱喝早茶,东北人爱扎堆“唠嗑”,在这些场合,传播新闻、评论时事都是重要的话题。社交媒体普及之后,网上对于新闻事件、社会话题的评论、跟帖和争议,更是每时每刻都海量涌现。

  老百姓对于新闻时事和民生话题的参与和评论,共同形成整体的社会舆论,表达对于各种事件是非曲直的判断,体现社会的主流价值和观点主张。它一方面促进社情民意的上下沟通,形成政府、社会和个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也不断拓宽社会的言论空间,构建公众表达和公众参与的公共空间,对于形成健康的社会生态意义重大。

  尽管老百姓拥有巨大的评论热情,但长期以来,新闻评论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追求知识广度、专业硬度和思想深度方面,在获得群众方面却面临不小困难。事实上,学历较高、专业程度较高的受众固然很重要,但一般群众同样是新闻评论应该到达的重要群体。

  同样是时事新闻评论栏目,正襟危坐、一本正经的严肃评论节目收视率往往不太好看。而换成一些谐趣幽默的语言和表演来呈现,老百姓就喜闻乐见,看得津津有味了。新闻还是那些新闻,道理还是那些道理,两者之间的社会效果之所以出现差别,恐怕就在于是否掌握了群众语言和群众形式。

  专业化评论当然是重要的,它为社会提供解读新闻、理解世界的科学框架,帮助群众“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但是对于宣传舆论工作来说,掌握群众语言,让评论走进人民群众之中同样重要。当专业化评论难以解决“到达”问题的时候,通俗化、大众化的评论形式就找到了用武之地。

  在延安时期,由于群众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不容易理解专业化的革命语言,党的宣传工作者就进行广泛的创新,运用各种群众性文化艺术形式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这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实践经验都应该得到弘扬。当专业化的时事评论难以有效到达人民群众之中的时候,通过创新方式方法,运用群众喜欢的语言和形式,比如用“侃大山”“摆龙门阵”“唠嗑”等形式,寓时事评论于谈笑风生之间,就能提高时事评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在“寓教于乐”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影响社会舆论生态。

  当然,语言和形式的通俗,不能等同于内容和观点的庸俗。提倡用群众语言、群众形式开展新闻时事评论,就是要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之中,包裹着科学专业的立场、态度、观点和主张,让它们为群众熟知,被群众掌握。如果在酒桌上、饭局中、茶馆里,当人们在“侃大山”“摆龙门阵”“唠嗑”的时候,都能自觉运用这些科学态度、专业知识,整个社会就容易形成健康的舆论生态,产生正面的舆论效应。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18日 02版)

[责任编辑:张悦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