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相信能让更多的群众从中受益”——新疆纳克西湾手工地毯的坚守与传承

2018-12-21 02:4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王瑟

  走进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玉龙喀什镇新疆纳克西湾手工地毯开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42岁的塔吉妮萨·麦麦提敏坐在地毯织机前,双手熟练地编织着地毯。这个从姐姐手里学来的手艺,曾一度因为没有市场而没能带来收入。如今,她在纳克西湾地毯开发有限公司里成为一名熟练工人,一个月有近2000元的工资收入。她笑着说:“感谢纳克西湾,它让我的手艺有了发挥的地方,更让我挣到了工资。”

  据说纳克西湾是和田地区第一个会织地毯的人。说起这一点,总经理阿卜力孜·麦提玉苏普说:“玉龙喀什镇是和田地区手工织地毯最集中的地方,过去这里家家户户都会织地毯。为了让大家记住这个先人,我们注册这家公司时选用了他的名字,就想弘扬传统手工艺,传承这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用阿卜力孜·麦提玉苏普的话说,他是误打误撞进了这一行。大专毕业后,他来到父亲与其他4位合伙人开的小地毯厂里打工。“刚开始我就是想别让自己整天在家里闲着,找个事做做。没想到,在地毯厂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份工作。”阿卜力孜·麦提玉苏普说道。

  2005年,地毯市场并不好,众多地毯厂和家庭作坊都关门不干了,阿卜力孜·麦提玉苏普所在的这家地毯厂股东也退出了3人,剩下他和另外一位股东苦苦挣扎。阿卜力孜·麦提玉苏普回忆说:“当时我不舍得丢掉这份我很喜欢的工作,因为我发现手工地毯是个好的技艺,它传承着我们的文化与历史。更重要的是,它不能因为市场而永远消失啊。2006年我们厂突然来了一位北京的客人,他告诉我,8月在上海有一个博览会,一定让我带着地毯去参加。和田市有关部门得知消息后,专门带着我去了上海,带了20条手工地毯参加这个博览会。”

  让阿卜力孜·麦提玉苏普没有想到的是,他所带的地毯大受中外客商欢迎,许多人想与他签订合同,定购他们生产的手工地毯。他带去的一条地毯获得了图案设计二等奖,也是地毯类产品一等奖,拿到1.5万元的奖金。最让他兴奋的是,这条地毯被现场一位客商买走,他挣了6万元。

  一次博览会,让阿卜力孜·麦提玉苏普坚定了自己传承手工地毯的信心与决心。回到玉龙喀什镇,他首先到工商部门注册了现在这家公司,注册了“纳克西湾”品牌,开始了正规化的公司管理运营。没想到这时另一位股东要求退出,于是他自己毫不犹豫地干了起来。

  “当时,我们公司只有30位工人,一年只能生产不到500平方米的手工地毯,日子很艰难。但我看到了这项技艺的美好明天,我相信它能让更多的群众从中受益。”阿卜力孜·麦提玉苏普说。坚守最终收获更大希望。2010年,手工地毯编织项目被列入国家重大扶持项目,阿卜力孜·麦提玉苏普的纳克西湾手工地毯开发有限公司随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现在的纳克西湾手工地毯开发有限公司拥有8个扶贫工厂,常年保持在500名工人的规模,合作厂家达十几家,年产量可达4万多平方米,是目前和田地区最大的手工地毯生产厂家。

  “前几年我们都是订单式生产,客商需要什么我们生产什么,现在则加入了自主生产的模式,我们现在在新疆有5家直销店,同时与内地5家企业有合作关系。我现在正在计划建一个和田地毯民俗馆,1200平方米的展厅面积,不仅展示和田手工地毯产品,更重要的是展示和田手工地毯的历史、文化和传承,让这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更多的人了解与喜爱。我还想在北京、上海等地建同样的展厅,把这项技艺传承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田手工地毯的文化品性。”阿卜力孜·麦提玉苏普说。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21日 04版)

[责任编辑:孙宗鹤]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