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郑德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推动者
2019-01-05 02:5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改革先锋风采】    

  新华社长春1月4日电(记者李双溪)“我坚决要在党的直接教育下,在各种工作中起模范作用,必要时流尽我最后一滴血,灌溉在党的事业,引为无上荣耀。”这是郑德荣入党志愿书中的一段话。这位红色理论家、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穷其一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发展。

  1952年,26岁的郑德荣刚刚从事党史研究时,是出于对同样年轻的一个政党如何成为执政党的兴趣。研究得越深入,他越觉得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学问,是一种真理。

郑德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推动者

郑德荣生活照。新华社发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被借调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两年,接触到许多珍贵的党史资料。那些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地下党员用生命保存的档案,让他对自己的信仰有了更坚定的认同。

  郑德荣是最早将毛泽东思想研究体系化的理论家。他与人合著的《毛泽东思想史稿》是系统研究毛泽东思想的第一部专著,在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具有开拓性地位。他主编的《毛泽东思想概论》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一部创立了概论体系的教材,印刷13次发行100多万册,至今仍在全国高校广泛使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郑德荣在全国第一个成立了毛泽东思想研究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郑德荣写下大量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他的思考总是与时代同步,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党的十九大之后,又扩大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18年2月的一个深夜,92岁的郑德荣从昏迷中醒来,叮嘱家人:“告诉我的学生,要不忘初心……”3个月后,老人溘然长逝,这句话成为他留在世上最后一句完整的遗言。

  “他用一生践行了自己的信仰。”学生们说。

  《光明日报》( 2019年01月05日 02版)

[责任编辑:张悦鑫]

版权声明:凡《光明日报》上刊载作品(含标题),未经本报或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篡改或以其它改变或违背作者原意的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独家策划

岱崮上的茶缸:93位英雄与艰苦的18天

78年前,这只伤痕累累的茶缸,支撑了93位八路军战士与40倍的日伪军足足周旋了18天。

唱针落!战歌化作砍向侵略者的“大刀”

聆听这张唱片,听当年的演唱者唱响《大刀进行曲》,能瞬间把我们带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

靖宇马刀:藏在刀锋里的军民鱼水情

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将军马刀,承载着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史,照见当地民众对抗日志士的真挚感情。

时代青年新舞台|“这娃娃,扎劲得很”

人生的价值坐标,从不囿于都市的霓虹,更在广袤西部的呼唤里扎根生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