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何“求同存异”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何“求同存异”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3-19 04: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论点摘编】

  要发挥和凸显粤港澳大湾区的功能和意义,关键是要形成粤港澳的融合与协同。一是因为协同发展有利于发挥湾区城市群的集聚经济效应,只有城市群内部以及与外围腹地之间形成了有序分工的协作关系,才能提升整体的竞争力;二是因为合理有序的分工可以避免城市之间的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只有湾区内部一体化,才能发挥湾区的资源高效配置、要素自由流动、产业互补优势的功能。

  但是,粤港澳大湾区跨越珠三角九市和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和三种货币”的特征使得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较高的协调成本,这个存在制度性差异的区域希望实现协同和融合,就要做到“求同存异”。“存异”主要是指如何在“一国两制”下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最大制度红利,将制度差异转化为制度优势,处理好“一国”和“两制”的关系,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优越性。“求同”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寻找粤港澳大湾区三地的最大公约数,以彼此的共同点为突破口,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而言,其最大公约数包括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因为在“一国两制”下,发展市场经济和追求可持续发展是粤港澳三地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共同诉求,满足社会对更高质量的物质、更绿色生活环境的追求。这也恰好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相一致。

  《财经智库》2019年第1期,林江、姚翠齐撰文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19日 16版)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