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产业带动+转移就业 新疆多措并举精准发力脱贫攻坚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产业带动+转移就业 新疆多措并举精准发力脱贫攻坚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3-24 07: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王瑟

  刚刚过去的一年,新疆53.7万贫困人口脱贫,513个贫困村退出,3个贫困县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年底的11.57%下降至6.51%。

  消息传出,令人振奋,令人鼓舞。在脱贫攻坚越来越成为“难啃的硬骨头”的当下,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作为全国最大的连片贫困地区,新疆南疆四地州脱贫攻坚的任务十分繁重。这里自然环境恶劣,发展条件不足,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让更多的年轻人学会技术

  和田地区洛浦县多鲁乡墩库孜来克村就是个典型的贫困村。全村303户家庭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达182户。2017年2月,新疆财政厅驻村工作队来到这里后,第一件事就是深入调研贫困发生的原因。

  工作队队长张彦辉说:“我们经过了大半年的深入调研,最终确定采取打造产业联合体的办法,帮助百姓脱贫。”张彦辉所说的产业联合体就是“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现代产业经营模式,加上联产联营联股,实行企业化运营,基地化种植,股份化收益。“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加快产业脱贫力度,让我们村的百姓尽快脱贫致富。”

  2018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的厂房是他们建设的菌厂,引进了黑龙江省北味菌业集团公司,一个年产菌包3000万袋的菌厂就此建成。走进这座现代化的厂房,工人们在一条条生产线上忙碌着。粉碎木料,搅拌,装袋,灭菌,注入菌种,培养菌袋……所有工序按部就班。“我们招收的都是村里的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家庭成员,一般性工作岗位一个月能保证有2000元的收入。但我们在政策上有倾斜,一些技术性岗位工资可达4000多元,超出一般性岗位一倍多。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通过这种办法,让村里更多的年轻人学会技术,挣到更多的收入,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张彦辉说。

  在阿克苏地区,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持续实施产业援疆“百村千厂”工程取得积极效果。2017年至2018年年底,“百村千厂”工程已经在阿克苏地区105个乡镇(村)建设项目129个,建设厂房389座,解决就业岗位1.7万多个,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90人。

  如今的南疆地区,许多农民早已转身变成了产业工人,他们通过技术培训,成为产业生产的主力军,更成为脱贫致富的主力军。

  不能出去的在家转移就业也能脱贫

  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阿依巴格乡玉斯屯克阿依库勒村村民阿不都热西提·阿不都热合曼如今的身份是江西省共青城一家电子配件厂的工人,今年春节期间回家过年时,他向全村人说了他的愿望:在共青城买一套房子,把父母接过去居住。他为何有了这样的愿望?因为他仅仅在工厂工作了9个月,就挣到了4万多元。

  阿瓦提县2018年外出务工人员达2000多人,挣回4亿多元的收入。去年年底,全县召开大会,发放这笔“幸福钱”,引来更多农民外出务工的热情。春节刚过,第一批务工人员已经踏上征程。

  能出去的都出去了,不能出去的在家转移就业也能脱贫。玉斯屯克阿依库勒村村民吐尔洪·艾买提尼亚孜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学会了新技术,成为木耳种植大棚的管理工人。说起现在的生活,他说:“现在每个月都有1500元的固定收入,加上其他,我一年有将近4万元的纯收入。”

  在阿克苏地区乌什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部驻村工作队正在前进镇托万克麦盖提村推动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工作队动员50名有一技之长的村民在便民巴扎开设理发店、公共浴室、凉皮店、打馕店、快餐店等商铺和夜市。

  除了给村民开办商铺,工作队还引导100余村民到村办企业菌棒厂、核桃深加工厂打工。去年动员6家贫困户试种黑木耳,两个月内户均增收8500元。目前,黑木耳已在全村推广,并在相邻的6个村试点,户均增收万元以上。

  仅阿克苏地区发展的特色林果业,去年农民人均林果收入4992元,较前一年增加46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3.46%,林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脱贫攻坚永远在路上

  53.7万贫困人员能在一年内实现脱贫,这既有新疆多年来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打下的基础,更离不开去年一年新疆脱贫攻坚各支力量奋发努力、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形成的巨大力量。

  各地实际发展情况不一样,贫困户自身情况更不一样。如何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纳入到一条脱贫主线上来?对照“六个精准”要求,新疆提出了“七个一批”。要求各地针对贫困地区实际,从转移就业、发展产业、易地扶贫搬迁、综合社会保障兜底等七个方面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灵活施策、精准发力。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去年开展土地流转4696.7亩,带动贫困户434户。乌恰县借助吐尔尕特口岸区位优势,搬迁安置巴音库鲁提乡贫困牧民136户445人,实现“一户一铺”。

  和田地区结合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的现实,组织小而散的贫困户发展养殖业,通过引进龙头企业,2018年新增出栏肉羊30万只、商品兔80万只,带动大批贫困人口养殖脱贫。

  通过为贫困户定制不同的扶贫方案,贫困户在“七个一批”中找到脱贫致富的适当门路。除了兴产业、促就业、易地扶贫搬迁等方式,新疆去年还通过新增护边员、选聘草原管护员、生态护林员等政策,让扶贫的“东风”惠及边境线贫困人员、牧区贫困人员等。

  新疆249家单位定点帮扶279个贫困村,16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27个贫困县,实施帮扶项目131个。在更广泛的层面,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截至今年初,新疆参与“千企帮千村”行动企业总数达1255家、帮扶村总数1376个、受帮扶总人数28.1万人、产业帮扶金额13.79亿元。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24日 03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