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文明祭扫蔚然成风——清明思故人 留住诗与花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文明祭扫蔚然成风——清明思故人 留住诗与花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4-06 03: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任欢

  又是一年清明时。

  过去,每逢清明,很多人都习惯用烧纸钱等方式祭扫,以表哀思。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各地高度重视清明节祭扫工作,倡导现代文明新风。如今,采用鲜花祭扫、植树纪念等低碳环保祭扫方式的群众明显增多,烧纸化钱、使用迷信低俗祭品的行为大幅减少,许多公墓甚至实现了“文明祭扫、无烟陵园”,不仅丰富了清明人文内涵,也使清明节成为传递亲情、传承文化、促进和谐的重要载体。

  在北京,为方便市民安全祭扫、文明祭扫,今年清明节北京市共设立222处祭扫点,各祭扫点向祭扫群众提供便民服务,免费发放黄白菊花,并免费提供擦墓描碑物品、祈福物品,营造平安、有序的祭拜氛围。

  在重庆,今年清明节期间,重庆市民政局和重庆市殡葬事业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走进大小社区,向居民推广鲜花拜祭、植树拜祭、踏青遥祭和家庭追思会等祭扫方式。同时,重庆市积极倡导“科学、文明、节俭、环保”的丧葬新风尚,在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生命文化教育基地开展缅怀先烈、礼敬先贤、追思先人等主题教育和纪念活动,旨在传承清明节优秀传统文化。

  在陕西西安的500余个社区公祭点,不时有居民走到公祭桌前献上手中免费领取的鲜花,并通过宣读诗文、诉说往事寄托哀思,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很多居民表示,没有烟熏火燎,只有诗文与鲜花,这样的祭扫更有意义。

  如今,“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正悄然改变。随着各地生态安葬模式的逐步推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修墓、不立碑,而选择将逝者骨灰葬于绿树下。在众多生态墓园,纸钱不再是寄托思念的必备品,给同亲人相伴的树木浇水剪枝,已经成为崭新的风景线。有前来祭扫的群众表示,一束花,一棵树,何尝不能寄托哀思?看着它们不断成长,仿佛能够感到已故亲人并没有远去。

  群众观念的转变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全方位宣传生态祭扫新理念。目前,由民政部制作的殡葬职工公益宣传片《人生最后旅程的谢幕师》、生态安葬动漫短片《生命的句号可以如此美丽》,以及北京、天津、吉林、宁夏等省区市制作的文明祭扫宣传片在网络、微信、微博上被广泛传播和留言点赞。广东、湖南等注重发挥殡葬服务机构宣传主阵地作用,举办殡仪馆开放日、殡仪服务展示日等活动,引导媒体和公众了解殡葬工作。同时,各地深入宣传殡葬新理念新风尚和殡葬行业新面貌新典型,注重宣传正确的生死观、孝道观,加强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教育,讲好殡葬行业故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为确保清明祭扫工作平安有序,各地强化安全红线意识,深化部门协调机制,制定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严防火灾、踩踏等安全事故发生。河南、广东、重庆、宁夏等省区市制发了清明祭扫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密切协同公安、交管、消防等部门,加强祭扫高峰期和人员密集区安全管理,在重点区域采取限流分流措施,加强祭扫场所交通疏导和火源管控;辽宁、黑龙江、海南等省组成工作组,对祭扫安全服务保障工作进行专项督查。上海市清明节工作指挥部将全市44家公墓、6家骨灰堂纳入视频监控系统,20家公墓安装了人流量统计系统,实现了祭扫安全承载力科学预测与管理。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作为我国极具传统文化意味的重要节日,清明,少一分烟火,多一分诚心,就能真正做到风清气正。

  《光明日报》( 2019年04月06日 01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