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把握数字时代的媒体脉搏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把握数字时代的媒体脉搏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5-07 04: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把握数字时代的媒体脉搏

——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光明日报展区”扫描

光明日报记者 张云 张春雷 邱玥

  从造型炫酷、功能强大的多信道移动直播云台“钢铁侠”,到伶牙俐齿、侃侃而谈的节目主持人智能小明,从VR全景看“非遗”体验区,到由25个二维码组成的新媒体矩阵墙……5月6日,在福建福州召开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光明日报数字文化展区以充满科技感、文化味、互动性的方式,将一幅幅媒体融合发展的灵动画卷展示给八方来客。

  自20世纪90年代告别“铅与火”、走向“光与电”开始,作为第一批提出“融媒体”概念的中央媒体之一,光明日报精准把握数字时代发展趋势,统筹协调内容生产全媒体平台,致力于打造“知识分子掌上精神家园”,推出了一批兼具理论高度、思想深度、文化温度的报网端全媒体产品。如今,光明日报凭借报网端微多声部共同努力,不断奏响媒体融合发展的华彩乐章。

  做数字化建设的探索者

  在光明日报数字文化展区入口处的滚动灯箱中,循环展示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忆大山》等重要文章的版面图样。沿着通道向前,在右手边一块巨大的弧形幕布上记录着光明日报数字化大事记。如果说前者承载了光明日报作为“纸媒”的高光时刻,那么后者则记录了光明日报在“融媒”时代的铿锵脚步。

光明日报展区一侧,“光明访名家”的众名家像吸引关注。光明日报记者 王斯敏摄/光明图片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陆先高(左)向媒体介绍光明日报融媒体产品情况。光明日报记者 高建进摄/光明图片

  自1949年创刊起,光明日报坚持与真理同行,与时代同步,逐步发展成为拥有《光明日报》《文摘报》《中华读书报》和《书摘》《博览群书》《新天地》《留学》《教育家》杂志,以及光明日报“两微一端”、光明网、光明日报出版社的现代化报业集团。

  先行先试,才能打好媒体融合创新牌。早在2010年年末,光明日报推出了移动客户端“光明云媒”,定位为都市类高端新媒体。2015年,光明日报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统筹报社的“两微一端”建设,之后“光明云媒”正式更名为“光明日报客户端”,并推出国内第一个人工智能新闻信息服务平台——光明智能小明。

  取长补短,适时推出媒体融合新举措。2018年下半年,光明日报组织专人多批次赶赴深圳、上海、广州等地,到腾讯、科大讯飞、今日头条深入调研移动端新媒体发展情况,探寻媒体融合之路。按照“守正创新”的要求,光明日报提出了整体转型、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目标,大力推进“主力军上主战场”进程。2018年11月,在原有光明日报融媒体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光明日报全媒体总编室,启动了统筹端、网、报内容生产的全媒体指挥平台。

  党建共建,走出媒体融合发展新道路。光明日报以做好大报、延伸优势、借助专业、借船出海为目标,持续深化与腾讯、科大讯飞等非公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党建共建,多次进行深入探讨,积极开展技术合作,两年来成效显著。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光明的故事”系列微视频成为媒体报道“现象级”作品;光明时评入驻腾讯企鹅号半年多以来,数篇作品及时点评社会热点话题,引导网络舆情、发出主流声音;全国第一张智能化有声报纸“聆听光明”试运行,通过小程序就可以听报纸。

  做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在光明日报数字文化展区《光明访名家》栏目中,冯骥才、王蒙、屠呦呦、楼宇烈等30位名人大家的照片呈现在大屏幕上,形成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

  作为一张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思想文化大报,光明日报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全方位打造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小朋友在体验VR设备。光明日报记者 邱玥摄/光明图片

  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主办,光明网承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活动,邀请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和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典范在全国各地开展系列讲座。活动以现场宣讲与网络直播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掀起学习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热潮,平均每场活动通过网络收看直播的网友接近400万人。

  “招办主任光明大直播”自2017年夏天开播以来,为读者带来了更权威的招考政策解读、更精准的志愿报考服务,同时以特色优势培育年轻知识分子读者,打造主流媒体强大引领力。去年,“招办主任光明大直播”跨越29个省区市,先后走进108所高校,在一直播、斗鱼直播、咪咕直播等平台完成109场直播,采访了百余位招办主任和嘉宾,报、网、“两微一端”联动刊发相关稿件112篇。截至去年7月4日,观看总量近1亿人次。

把握数字时代的媒体脉搏

观众在体验“钢铁侠三代”多信道移动直播云台。光明网记者 王恩慧摄/光明图片

  2018年12月,光明日报全媒体总编室与光明日报突出贡献知识分子办公室建立了日常联动机制,在新媒体端推出《光明追思》栏目,第一时间发布两院院士、人文社会科学大家等相关知识分子的追思稿,掀起了关注名人大家、关注功勋知识分子的风潮。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光明日报发挥联系知识分子的桥梁纽带作用,挖掘光明独家素材,制作出系列微视频作品《光明的故事》(第二季)、《70年,我陪你》,感动千万网友。

把握数字时代的媒体脉搏

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及周边风光。新华社发

  为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非遗保护手段,提高并引导全社会尤其是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光明网在斗鱼、咪咕等直播平台上开展《致·非遗 敬·匠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直播百余场,涵盖民间文学、传统戏剧等8个类别,同时利用视频短片、纪录片等方式,多角度呈现非遗项目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

  打造媒体智库的“光明样本”

  从传统纸媒的一个周刊,到衍生出全新上线的纯线上智库类电子期刊光明智库App;从“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宣告成立,到“光明智库”重装起航。在媒体深度融合、挺进互联网“主战场”进程中,作为光明日报由“纸媒时代”迈向“智媒时代”的重要内容,光明智库以鲜明的数字化特征,积极推动内容生产与信息传播的系统化创新,体现了光明日报在转型突围中对特色的坚守、对思想的追求。

  展区外墙的二维码矩阵是光明日报各项业务的新出口。扫一扫就能看到各个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天下眼”依托遍布世界的采编力量,对国际大事进行别样读解;“光明理论”秉承理论前沿性、学术探索性,坚持推出蕴含思想穿透力的佳作;“阅读公社”品读经典文章,推荐精品书籍,让阅读真正成为改变生活的力量;“溯源君OCC”则在历史长河中溯源而上,坚守情怀,笑谈古今,为读者创作有趣、有料、有深度的图文作品。

  今年1月18日,光明日报社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共同建设的“互联网+”智媒技术创新中心在京成立,为我国“互联网+”战略升级、5G行业及智媒技术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智力保障。

  汇聚治理方略,助力科学决策;推进智库建设,回应大众关切。光明日报打造的多个智库平台,展现中国智库人的初心与使命,成为在全国知识分子群体中具有较高显示度和影响力的智库高地,为中国智库建设烙印并且擦亮了“光明印记”。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07日 07版)

[ 责编:石佳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