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从扎堆VR到遍地开花——探访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从扎堆VR到遍地开花——探访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5-08 03: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记者观察】    

  光明日报记者 张春雷    

  热衷于黑科技的好莱坞,曾在《美国队长2》和《速度与激情7》等多部电影中描绘了一种将大数据、人脸识别、实时追踪融合为一体的高科技系统。这种系统可以通过陆海空监控摄像头、手机音频等手段无死角地采集数据,再使用大数据和人脸识别等技术进行比对,短时间内锁定目标。

    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这种好莱坞大片中的科幻情节,已经被中国企业转化成了现实。在中国电信展台,一台看似普通的无人机吸引了众多目光。“这台无人机上装载了高清摄像头,通过5G信号,可以实时传送高清画面。我们和福州市合作开展了‘雪亮行动’,当发生重大警情时,警方可以派出无人机升空,无人机上装载的高清摄像头可以快速锁定嫌疑人,这些数据收集并传输到后台后,综合交通等大数据分析,可以制定出最好的抓捕路线。”中国电信福州公司项目经理黄璐辉介绍。

    和以往科技会展上企业纷纷扎堆展示AR、VR技术不同的是,今年的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前沿科技不再仅仅是概念,而是已经遍地开花,渗透到了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来看展的人们,除了开阔眼界外,更关注身边的黑科技究竟长什么样。

    “这也太神奇了。”在清华大学的展台上,一位市民盯着桌子上摆放的“盘子”研究半天。

    “这个智能养老看护系统的终端,实际上是一个雷达。别看它很小,却是科技含量满满。它可以时时刻刻发出信号,去捕捉老人的信息。”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研究员闾海荣说,老人具体位置在哪里,心跳、呼吸频率是否正常,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雷达全天候不间断实时捕捉。一旦出现数据异常,系统便会向老人的紧急联系人发送报警信息。“以雷达为探测手段的看护系统,做到了真正的智能,而且不需要人为观测,私密性更好。”闾海荣说。

    展台上,清华大学研发的另一项“智能靶向肿瘤基因治疗药物研发平台”,则将人体转化为数字,将药品研发过程数字化。“比如我们做一项肺部药物研发,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将人类肺部各种生理指标转化为数字,同时将药品也转化为数字药品,随后在‘数字肺’上使用‘数字药’,然后评估药物给肺部带来的影响。”闾海荣说,对数字平台实验成功后的药物,下一步我们要进行小鼠实验和人体实验,从而大大减少了人体实验的次数,也提高了药物开发的效率和精度。“这些由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数字技术都已经转化为产品,在很多领域做到了世界独创。”闾海荣自豪地说。

    不远处的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展台内,“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CTID平台)吸引了众多市民注册。

    “CTID是指居民身份证网上功能凭证,是将公民个人身份信息,通过人脸识别等生物特征技术手段比对后,于电子设备上生成的电子文件,用于用户身份识别。”新大陆(福建)公共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承平介绍,和身份证一样,CTID也具有唯一性、统一性和权威性,“未来,人们到窗口办业务时,只出示一个数字串就好”。

    展台内,市民通过打卡“移动业务免验证办理”“刷脸进站”“在线签约”“智能物流”“智能警务”“家政服务”等项目,来试用CTID功能。

    “身份证可能丢失或被盗用,但是这个电子码非常安全。它由一组随机的数字码组成,这次是‘1234567’,下次可能就是‘7654321’了,而且这个数字串,只有公安部联网的系统可以识别。”陈承平说。

    除了大陆居民,台湾地区用户也可以通过CTID享受大陆数字生活的便利。近日,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新大陆科技集团共同发布了全国首个“两岸家园数字身份公共服务平台”,并为平台首位认证的台湾地区用户颁发证书。“通过这个平台,台湾地区青年来大陆求职就业,可以轻松关联、展示自己的同等资格资质。”陈承平说。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08日 07版)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