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1000亿元:为职业技能提升助力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1000亿元:为职业技能提升助力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5-11 05: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邱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4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措施,审议并原则通过《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送审稿)》(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文件即将出台。

  在5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围绕行动计划有关情况进行了详解。

  “岗位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

  就业是民生之本。“以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为目标,把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作为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的重要举措,是此次行动计划制定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汤涛指出,结合对近三年培训数量、人才结构等指标的反复测算,此次行动计划着眼于今后三年时间,并确定了合理科学的目标,确保可操作、可检验。

  据介绍,此次行动计划培训的重点人群是企业职工,特别是困难企业职工,以及作为劳动力市场主体的农民工、退役军人、贫困劳动力群体等,同时兼顾其他各类劳动者。

  “根据以往经验,开展这些群体的培训存在不少难点,比如有的劳动者知识水平有限、学习能力不足、职业素养不高、就业流动性大,有的培训意愿不强,给培训的组织实施带来了难度;一些培训项目的设置、培训内容的安排没有紧跟就业需要,与就业需求相脱节;培训补贴政策不完善,对劳动者和培训机构的吸引力不强等。”汤涛说。

  对此,汤涛表示,人社部将以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信息开展培训,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当前养老护理、婴幼儿照护、生活服务以及车工、铣工等生产制造和生产服务等领域的缺工情况十分严重,同时新兴职业不断涌现。各地方要根据当地就业和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的情况,制定职业培训补贴目录,引导劳动者按需选择培训项目,引导培训机构按需开展相关培训。”

  “以提升技能为核心,同时加强通用职业素质培训,岗位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汤涛表示,要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培训项目与市场需求相对接、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相对接、实操实训与生产实际相对接。要着重强调通用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的培训,促进劳动者更好地适应就业需求。

  “充分发挥企业、院校、机构各自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就业难、招工难的“两难”问题凸显。

  人社部数据显示,从目前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情况来看,技工求人倍率(即岗位需求数与求职人数之比)近年来维持在1.5以上,高技能人才求人倍率维持在2以上。与此同时,技工短缺呈现新趋势,从过去的东部沿海地区逐步蔓延到中西部地区,且从过去的季节性短缺演变为经常性短缺。

  “我们在各地的调研中都发现了高级技工严重短缺的问题,普通技工包括生活服务业的一线技工也十分短缺。”张立新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势在必行。要把城乡各类劳动者全部纳入职业培训补贴政策范围。通过政府的激励引导,充分调动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职业院校的基础作用,发挥社会培训机构的支持作用,全方位提升各类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素质,以适应就业工作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能人才支撑。

  张立新指出,目前,职业标准正不断发生变化,为此要加快职业技能培训标准的制定和修订,用职业标准引领和带动职业培训标准的完善,尤其是职业技能培训要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实际展开。

  “近期,人社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发布了13类新职业,这些新职业折射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对于各类劳动者就业的促进、职业的选择,以及培训机构下一步的发展方向,都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张立新透露,接下来,还将继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动态发布新职业,把就业量大、技能水平高、能够反映最新产业发展的新职业不断开发出来;同时不断加强职业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标准化水平,全面提升各类劳动者的技能水平。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11日 03版)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