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让可信的理论变得可爱——记全国首档“七进”纪录式理论宣传栏目《好好学习》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让可信的理论变得可爱——记全国首档“七进”纪录式理论宣传栏目《好好学习》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5-17 04: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学思践行】 

  光明日报记者 任爽 

  3月30日,星期六,吉林广播电视台在晚间推出的《好好学习》栏目又创下了一个收视小高潮。这天播出的是《好好学习》“我们都是追梦人”主题系列的首期节目,节目以寻找匠心筑梦故事为“学习任务”,讲述了一位食品雕刻师和一位高铁一线工人的故事。普通人成了理论节目的主人公,引发了观众的共鸣。有观众留言说,“这是一期普通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故事,就像每天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你和我”。

  吉林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副主任梅雪说:“《好好学习》能够有稳定的收视率、有固定的观众群体,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断创新。在每一个主题系列、每一期节目中,我们都努力在形式或内容上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

  事实恰是如此。作为全国首档“七进”纪录式理论宣传栏目,《好好学习》自2017年12月开播以来,在节目主题和呈现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改变了全国大多数理论宣传类电视节目采用的访谈解读形式,面向社会招募参与者、全程实景化录制、融入纪录片元素、嫁接综艺外壳,用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百姓故事,展现出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创新形式,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

  为了使理论栏目获得好的宣传实效,《好好学习》栏目组进行了多项创新。其中一项创新是人物设置了“好老师”和“好学生”,而且“好学生”是通过海选来招募的。

  两年前,《好好学习》首场招募“好学生”的海选让冬日里的长春师范大学格外热闹。台上,填过报名表的同学逐一进行才艺展示,并回答评委们的提问;台下,由学校老师和栏目组编导组成的评审团捧着厚厚一摞报名表,结合同学们的现场表现进行认真筛选。

  参加了“海选”的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张安晶说:“来之前,我只是好奇,从没听说过理论栏目也会海选。到现场后,发现有那么多同学报名。”

  除设置“好学生”和“好老师”外,“好学生”还被分成两队进行PK,在“好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进行时”、“好老师”点评、“学习手记”等环节完成“学习任务”。其中,在“学习手记”环节,栏目组加入了说唱、集赞等青年人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在节目尾声的“好好学习小课堂”板块中,栏目组采用动漫形式,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学习主题。

  走出直播间,让理论走进生活

  在最近播出的《好好学习》“我们都是追梦人”主题节目中,“好学生”和“好老师”不仅走进了儿童医院体验护士的工作,还走家串户地陪着独臂外卖小哥一同送快递。理论栏目能够走出直播间,这让观众眼前一亮,栏目的受关注度也跟着上升。截至5月4日,《好好学习》共播出了71期节目,涉及“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多个系列主题,为不同领域的节目参与者搭建起了秀理论、秀思想、秀真知的舞台,在“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的过程中,不断为理论增加实践温度。

  梅雪说:“理论栏目要达到实际效果,首先要让观众愿意看、记得住、有感悟,才能践于行。为此,每期35分钟的《好好学习》栏目坚持围绕不同主题,在实景中拍摄完成,通过生动的故事强化纪实感,让观众和我们一起,带着问题探求理论,带着理论解决问题。”

  入心化行,让理论栏目出新出彩出实效

  邱家岗村党支部书记史玉平说,肉质鲜美的林下野放猪是邱家岗村的特色,但由于缺乏品牌宣传,销路并不好。2018年5月,《好好学习》栏目组在拍摄旅游扶贫主题的节目时了解到这一情况,便在节目中做了介绍。

  在“好学生”的牵线搭桥下,邱家岗村的林下猪猪肉很快出现在省会长春的超市和餐馆里,甚至还有湖北和山东的客户给村里的养猪场打电话订购。史玉平感慨道,“《好好学习》栏目不仅把党的声音、国家的好政策说得明白透彻,还切实帮我们解决了实际难题”。

  吉林广播电视台总编辑谢荣说:“通过生动的中国故事、闪亮的吉林答卷和创新的电视化表达,让理论学习既能‘顶天立地’,又能‘入心化行’,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吉林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创新永无止境。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好好学习》栏目借助台、网、端、微四大平台同时发力,扩大了栏目的影响力,达到了同频共振的效果。如今,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已经把《好好学习》栏目纳入创优创新作品宣介会向全国推介,并收入了《广播电视改革与创新》典型案例中。

  《光明日报》(2019年05月17日 06版)

[ 责编:孔繁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