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山东潍柴:心无旁骛谋发展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山东潍柴:心无旁骛谋发展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5-22 03:2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冯帆

  4月底,潍柴全系列高端发电动力在上海举行的第18届中国(上海)国际动力设备及发电机组展览会上惊艳亮相,特别是潍柴展出的“超强动力”WP2.3N、WP3N成了全场围观的主要对象,备受青睐。

  近年来,山东潍柴坚持心无旁骛攻主业,推进企业高速高质量发展,2011年和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跨越千亿、两千亿元大关,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潍柴速度”,2018年营业收入达2360.5亿元,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一面旗帜。

  潍柴董事长谭旭光表示:“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制造业的期盼,也是潍柴作为行业排头兵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潍柴将勇担民族重任,逐梦世界舞台,书写更亮丽的成绩单。”

  创新驱动 引领行业标杆

  1月8日,潍柴动力“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首创的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商业模式,彻底扭转了中国缺少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核心技术的困局;3月份,潍柴发动机产销突破10万台,创造了单月产销历史最高纪录;4月1日,潍柴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高速发动机——蓝擎动力第100万台发动机成功下线。

  这一张张成绩单的背后是潍柴对“自主创新、开放创新、一线创新”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的坚持和多年来持续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

  近十年来,潍柴仅发动机板块的研发投入就超过150亿元;授权专利从2008年前的370项,到现在的3000项;研发人员从2008年的250人增长到现在的数千人。这里还拥有国内唯一的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商用车动力系统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了发动机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和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

  此外,潍柴与一批世界知名企业、科研机构建立了深度战略合作,先后在美国芝加哥、硅谷,德国,日本东京等地建立科技创新中心,站在全球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上,探索未来技术发展趋势,把握世界新能源产业兴起和传统动力产业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

  “潍柴在国外建立的科技创新中心,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优势,配置优势资源,营造良好生态,吸纳全球顶尖的高端技术人才,打造行业优秀人才聚集的高端平台,成为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脑’。”潍柴宣传部门负责人介绍。

  从自主研发ECU为中国重型车装上了第一个“中国芯”到为内燃机工业树立180万公里的最新寿命标杆,潍柴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牢牢抓住核心技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和领域内的超越引领。今天的潍柴正在探索科技前沿,面向未来,“工程技术+科学技术+基础研究”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正在形成。

  崇尚人才 弘扬工匠精神

  “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对标先进、见贤思齐,诚实劳动、勤勉工作。”在4月23日举办的2019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上,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潍柴员工王树军作为代表向全国劳动者发出了倡议。

  王树军是这一倡议最坚定的践行者。25年来,他扎根基层,潜心研究,专心致志与设备打交道,攻克的进口高精加工中心光栅尺气密保护设计缺陷,填补国内空白,成为中国工匠挑战进口设备难题的经典案例。其独创的“垂直投影逆向复原法”,成功为千分之一精度的进口加工中心排除故障,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垄断。

  王树军凭借着自己始终坚持的“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不断创新”的理念,从一名潍柴的普通修钳工,成为潍柴高精尖设备维修保养的探路人和领军人,潍柴装备智能升级、智慧转型的引领者和推动者。

  在平均气温零下30多摄氏度的黑龙江省黑河市,在装配潍柴发动机、车身被白霜覆盖的重型卡车里,队员们认真地检查着车辆的状态,并同步记录着数据。这支以80后为主的年轻队伍是潍柴“三高试验队”中的一支——寒区试验队,他们的主要工作是验证发动机在极寒天气下的性能反应并据此标定数据,这样的工作已经持续了数月。

  为了更好地检验产品质量,潍柴“三高试验队”要在黑河一年当中最冷的时节做试验,此外,在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在夏日炎炎的吐鲁番,也都有他们的身影。为排除那万分之一的故障率而不懈努力,他们用实际行动阐释了潍柴工程师的工匠精神。

  作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潍柴牢记“制造强国”使命,经过多年积累和传承,潍柴已形成了深厚的工匠文化底蕴,涌现出了一批“劳动模范”“工作标兵”“大国工匠”等引领行业转型发展的优秀工匠人才。潍柴通过搭建39个技师、劳模创新工作室,近3年累计完成重大技术创新项目368个,申请专利156项,创造效益3.2亿元。

  全球视野 走国际化之路

  3月20日,谭旭光荣获了意大利工商业领域的最高奖“莱昂纳多国际奖”,以表彰他在战略重组意大利法拉帝集团及中意两国经济交流中作出的突出贡献,他也是本届唯一获奖的外国企业家。“莱昂纳多奖”作为意大利最具权威的“经济年度人物奖”,为何会颁发给谭旭光?潍柴,一个山东的本土品牌,又是如何享誉海内外的呢?

  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的游艇业进入紧缩期,曾经顶级的意大利游艇公司法拉帝集团濒临破产。谭旭光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机遇,经过艰苦的谈判,潍柴获得法拉帝75%的股权,成功控股这家全球最大的豪华游艇制造商。

  并购后,潍柴通过不断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成功将法拉帝集团的营收从当时的不足3亿欧元发展到2018年的逾6.5亿欧元,复合增长率超过22%,重返全球游艇行业第一位。特别是3月23日,以钢铝材质打造的50米丽娃超级豪华游艇在意大利安科纳船厂下水,标志着丽娃游艇品牌从制造小船到生产大船的飞跃。“法拉帝在潍柴的管理下扭亏为盈,这是非常让人钦佩的。”莱昂纳多委员会主席路易莎·托迪尼这样评价。

  近年来,通过实施“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并购提速、当地制造落地”三大国际化方略,潍柴整合全球优势资源,围绕主业,补短板、调结构、强效能,不断助推全球业务向纵深发展。并购法国博杜安发动机公司、意大利法拉帝集团,实现了从陆上动力到海上动力的跨越;整合德国林德液压公司,集成全球首个“液压动力总成”;重组德国凯傲集团、美国德马泰克公司,一条全球最强的智能物流产业链横空出世;建设印度工厂、白俄罗斯潍柴马兹发动机公司等,在全球叫响了中国制造“潍柴”品牌。

  如今,潍柴海外营业收入占比超过40%,在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构建起互惠互通的“超级朋友圈”。谭旭光曾多次提及:“潍柴从不满足于做中国的潍柴,我们的梦想是做世界的潍柴。”潍柴正沿着“一带一路”,落地“中国制造”,输出“中国技术”,共享“中国服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国际化之路。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22日 01版)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