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访问童年,访问精神故乡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访问童年,访问精神故乡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5-25 05: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读书者说】

  作者:徐德霞(《儿童文学》杂志原主编)

  殷健灵的新作《访问童年》,访问了26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普通人,忠实记录了他们的童年故事,同时辅以精辟的论述与评点。这是一本有宽度、有长度、有厚度而且还有温度的大书,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视角和才情。

访问童年,访问精神故乡

玩耍,读书,童年生活百态 图片选自《访问童年》

  观赏他人与反省自我

  童年,这是一个多么诱人的、多么具有人生意味的话题。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访问童年,其实是访问一个人的精神故乡。这不仅是因为童年决定一生,更因为,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人的一生看似是走向遥远的终点,本质上却是迈向生命的原点。通往童年之路,就是通向内心和自我之路。”正因为童年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以及不可取代、不可复制的独特性,决定了这本书适合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读者阅读。

访问童年,访问精神故乡

玩耍,读书,童年生活百态 图片选自《访问童年》

  面对同一个人、同一个童年故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也许有人从中得到的是人生经验与启迪,有人从中得到的是教训与警戒。这本书就提供了多重、多义、多角度的解读与诠释童年的可能性,我们可以从人生的角度来解读,还可以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甚至是宗教的角度来解读。读这本书,是一场观赏他人与反省自我的精神共振,是回望童年与思考当下的人生反思,它是大众的,也是学术的,是一本大众性与学术性兼具的书。

访问童年,访问精神故乡

玩耍,读书,童年生活百态 图片选自《访问童年》

  值得赞赏的,是作者以“写在边上”为题的点评。这些点评或议论、或点拨、或补充,总之都是点睛之笔。有了这一笔,平面的自我叙述不仅更有真情实感,而且变得立体化,有内涵、耐品味。那些感性的故事得到理性光芒的照耀之后,就有了思想、有了灵魂,其内在品质得到了升华。

  同时,这还是一部以孩子生活为表现主体的百年社会生活画卷。这本书通过26个人的童年追忆,像水过留痕,大写意式地描绘了一幅中国社会百年生活画卷。童年不仅成就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一个人的一生,给人生及精神打上深深的烙印,同时通过不同时代的童年生活,也给社会打上深深的烙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童年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作品呈现的个体童年又具有一定典型意义,他们的故事是个人的,同时也是属于社会的,是我们分析认识某一阶段社会形态的典型范例。

  在这部书里,大多数人的童年生活是不快乐的,有各种各样的苦难、悲伤、不幸。我有时想,是不是苦难写得太多了?其实,不怨作者,人的记忆很怪,快乐如光,一闪而过,伤痛却如刀,划过后就留下疤痕。因为本书是从成人的角度追忆童年,回望童年,才会讲出如此多的苦难和伤痛,如果让一个孩子讲讲自己当下的生活故事,也许快乐就会多一点。可喜的是,作者没有沉溺在灰暗悲伤的叙事之中,在每个人的童年故事中,我们总能找到光,找到向上生长的力量。同时,我们也看到当那些不幸、无助的孩子,在失去了家庭之暖、父母之爱后,总能在邻居、老师、伙伴甚至保姆那里找到关爱和温情,一方面说明人间自有真情在,另一方面说明孩子们那颗感恩的心一直都在,这也构成了这本书的另一种美,人性之美、人情之美。

  “土壤”和“力量”

  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掩卷而思,我对“土壤”和“力量”这两个词深有感触。

  第一个关键词是土壤。人就像一粒种子,在哪落地生根,有很大的偶然性,你不能选择地域、国籍、父母、家庭。作为一个孩子,你也无力阻挡亲人的生老病死,甚至连父母吵不吵架、离不离婚也不能左右,这就是人生的无奈和童年的无助。在这部书里,绝大多数人的童年之痛来自家庭变故或其他人为因素。生于1954年的沈金珍,父母先后不幸去世,她13岁就去给人家当保姆。贫穷与苦难并没有把她压垮,反而磨砺了她奋发向上、坚强不屈的性格。父母在“文革”中相继蒙难的徐晓放,从八岁起就不得不开始一个人的生活;因为父母去援藏,张圆圆一岁多就离开爸爸妈妈和奶奶一起生活——这些残缺的童年生活,让孩子们过早地承担起生活的重担,与之相伴的,还有精神上的孤独无依,这样的处境,带给孩子的只能是伤痛和苦难。这些故事从反面告诉我们,童年本来就是稚嫩的、易伤的,弱小的、无助的,给孩子提供一个幸福成长的土壤才是成年人应该重视的问题。

  文中还有几位出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人,生逢战争年代,无论家境贫富,他们的生活都沾满了血和泪。其中一家虽然曾经富有,但后来连红木家具都成为日本侵略者烧火的劈柴。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苦难童年正是苦难中国的缩影。

  即使社会相对安定,也有很多孩子的童年是破碎的、残缺的,这些孩子成长的土壤依然是贫瘠荒凉、缺少关爱。即便是父母双全,因为父母不懂爱、不懂教育、不懂孩子心理,也会深深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其中有一个孩子恐怕一辈子也忘不了,妈妈把她一件漂亮的粉红色毛衣,染成了又深又暗的绛紫色,就因为粉色不经脏。这本书,通过无数大大小小、正面的反面的例子,告诫我们,针对童年来说,家庭是地,父母是天,爱就是阳光雨露。成人所能做的,就是呵护童年,呵护成长,静待花开。

  第二个关键词是力量。成长本身就是一件苦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就像一颗种子,顶破泥土,经风沐雨,顽强生长一样。我们都在讲人生建构,其实人生的建构始自童年如何建构,而在童年建构上主要取决于大人。恰恰大多数时候,面对孩子的成长,我们只是旁观者,不能代替他们成长。我们所能做的是抚养与教育,陪伴与关爱,扶持与鼓励。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放纵不管,更不能揠苗助长。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我们只是助力者。

  而最好、最重要的助力,就是激发孩子内在成长的力量。这是本书中孩子们给我的启示。比如,生于1983年的白茉莉,她很自信、很强势,书中那个惊世骇俗的题目首先吸引了我——《“什么是完整的家,和有没有父母无关”》。显然,这种说法有悖常理,好像宣言一样,对父母在不在、管不管无所谓。这孩子是家中的第二女儿,因为父母一直想要一个男孩,无奈的是生了5个女孩以后才如愿。她从小就被送到爷爷奶奶家,但叔叔的关爱一点不少,他们过着贫穷却快乐的生活。她阳光、开朗、自信、自强,犹如一根不服输、不低头、不信命的小草,倔强而顽强地生长着。她的故事让我很有感触,贫穷与不幸,不是都会生长出苦难与怨艾、自卑与懦弱,自古寒门出英才,这样的例子很多。

  书中还有一个叫鲍展鹏的男孩子也让我非常感动。他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上的是国际学校。这是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思想,成熟自律又脚踏实地的孩子。他中学时开始读马克思、卢梭等人的著作,对人生、社会、世界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成长的姿态那么美,双脚紧紧地踩在地上,昂着头,向着太阳自由舒展,令人难忘。

  还有那个后天失明的盲孩子,为治他的眼睛,父母竭尽全力,跑遍全国各大医院求医问药,在经历了无数次打击之后,他爸爸终于对儿子说“我们没有能力照顾你,你必须自立”。我想,当他父亲说出这句话时,肯定带着锥心之痛和深深的无奈,好在这个孩子经过炼狱般的挣扎,凤凰涅槃,终于站了起来,在音乐中找到精神之光,找到人生前行的力量。

  一部优秀作品,不只是为了博人一笑或让人掬一抔同情之泪。读者从别人的故事中,所要找寻的不只是同情与悲悯,还有感动、启示和力量,还有人生的回味与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访问童年》做到了,而且做得特别出色。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25日 12版)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