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新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得更深更远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新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得更深更远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6-06 10: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6月5日一早,家住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的马林平就来到自己的结亲对象李新国的家里“拜年”。今天是肉孜节,新疆天山南北人们相约着走访过节。过节就一定有歌舞,会走路就会跳舞、张口就会唱歌的新疆人,让这个节日歌声不断,舞姿翩翩。传统戏曲、民族歌舞、库车大馕,都成为人们追捧的目标,成为新疆各族人民增强中华认同的媒介。

  文化传承与保护成为增强各族群众认同的“催化剂”

  每周一,是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鄯善镇蒲昌村的巴扎日,方圆几十里的群众纷纷前来赶巴扎。

  年过六旬的吾甫尔·阿西木祖辈是农民,靠种田为生。自从蒲昌村被确定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村后,村庄一年变一个样,吾甫尔·阿西木等村民见证着家乡的发展,也看到了村庄变化带来的旅游商机,纷纷从事农家乐、家访点、养殖、手工业等,渐渐地,钱袋子鼓起来了,生活更幸福了。

  2011年蒲昌村被新疆有关部门确定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并享受每年50万至100万元的专项资金补助。蒲昌村对150户农家房屋进行了改造,还依托国家4A级景区库木塔格沙漠,开始发展少数民族特色家访旅游业。

  项目的最大受益者是村民。得到资金支持的村民得到了实惠,也有了积极性,还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近几年,蒲昌村不断涌现出从事家访点、农家乐、刺绣、打馕、沙雕等的专业户,在传承文化中增加收入,同时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据统计,新疆现在已建设48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村民享受到了实惠,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众多特色村寨也创建成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

  新疆文旅厅党委书记吴华敏介绍,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涵盖了手工技艺、民间美术、戏剧、民俗等多种门类,其鲜明的民族、区域特征及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颇具市场潜力。近年新疆努力推动非遗走出“深闺”,进入市场,逐步提升非遗保护、传承和弘扬水平,较好地实现了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在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桑皮纸上的中国画”及首次推出的“桑皮造纸”体验包颇受关注。哈密市维吾尔族传统刺绣产业红红火火,全市从事手工刺绣的绣娘超过4000人,当地维吾尔族妇女找到了新的致富门路。阿克陶县巴仁乡萨依巴格村的阿吉·艾买提是土陶技艺第七代传人、新疆级非遗传承人。在各级政府支持下,他创新制作的土陶碗、土陶碟等工艺品远销日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

  创业让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的生活

  2018年12月23日,新疆美术工艺大师马清洁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举办了“我为亲戚送技术——结对子刺绣技能培训班”,培养刺绣骨干,以文化传承、创新产品的思路带动妇女共同发展。

  这位自小就生活在乡村的绣娘,2014年6月在政策的帮助下,创办了米东一品花儿民族刺绣专业农民合作社,圆了她带动妇女就业的梦想。马清洁的刺绣技艺受新疆汉绣传承人钱美荣的影响和帮助,加上她仔细揣摩内地苏绣技法,融合借鉴,不断提高了自己的刺绣技能。2016年,她被米东区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为了带动更多妇女创业就业,马清洁在米东区中心地段租了一间100平方米的房屋,开设服饰刺绣工作室。当她因为资金周转困难和场地小等问题无法发展时,米东区人社局给予了她小额贴息贷款扶持,解决培训场地,并联系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帮助,让她的创业之路越走越宽广。

  年近60岁的热西提·依米提是新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库车馕传承人,他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开了一家阿布都热西提馕店,这个不到30平方米的小店承载了六代人的传承,每天能卖出600至1000个馕,月纯收入达3万元,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外地游客购买走的。来自香港的游客林贤胜在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的阿布都热西提馕店前买了两个和轿车车轮一般大的库车大馕,他说:“没想到库车大馕已经有这么长的历史,它不是馕,它是文化。”

  热西提·依米提说:“我们家打馕的手艺传了六代了,过去打馕是为了日常吃食和贴补家用。现在还成为家族的传承,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从心里珍视这门手艺。”

  2015年库车县成立了馕协会,统一了馕的各种制作规格和用料标准,请专人设计了库车大馕包装,并对打馕店进行了统一要求。有了品牌和质量的保证,库车大馕开始远销全国各地。

  中小学生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追随者

  “小垫步、大缠腰、二人交叉、马步回移……”11岁的艾克热木·库尔班心里一边默念着节拍,一边变换着队形。在他的身后,100多个孩子左蹦右跳、生龙活虎地敲打着腰间的小鼓。

  这是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前进镇国语小学的课间操。这所学校的学生不仅会打腰鼓,还会弹古筝、拉二胡、唱京剧、用流利的国家通用语言背诵《三字经》……校园里处处充满着浓厚的国学氛围。

  “一滴水只有汇入海洋才能获得永久的生命,一个民族只有融入大家庭才能得到永续的发展。”校长库尔班·尼亚孜的话令人印象深刻。

  说起自己当初办学的初心,库尔班·尼亚孜感慨地说:“当初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孩子走向全国这个大舞台,去施展才华。而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就是通向这个舞台的关键,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孩子未来的路走得更远。”

  他专门请老师编写了简易的中华文化教材,教孩子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中华文化的启蒙教材;给孩子们讲“孔子游学”“花木兰从军”的故事;还教学生唱京剧、学豫剧、弹古筝、学书法,将“麦西热甫”与京剧、豫剧结合起来,举办各种不同形式的文艺节目。

  学校还专门设置了中华文化的礼仪体验馆——国语堂,开设了中华文化的传统礼仪课程。在文化的熏陶和潜移默化中,“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思想意识印刻在了孩子们的脑海中。

  肉孜节前,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演出。说它“特殊”,是因为舞台上的演员都是来自洛浦县学校里的学生,他们所表演的却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安徽黄梅戏。

  能有这样的演出水平,得归功于今年初的一项活动——中华戏曲文化进新疆洛浦校园活动。2018年12月14日,在洛浦县的积极努力下,安徽省援疆指挥部邀请到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培训部主任杨奇勇等戏曲老师来到洛浦县,深入到洛浦县第一小学、第二小学、第二中学,开启了为期20天的戏曲教学试点工作。

  教学中,戏曲老师们首先采用上大课的方式给孩子们普及了黄梅戏戏曲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并现场声情并茂地演唱黄梅戏的经典唱段。随后,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选定了《打猪草》《闹花灯》《感恩的心》三个黄梅戏曲目,面对面给孩子们从唱腔的咬字运气、身段的手眼步等一一教起。经过20余天的学习,孩子们对老师所教的曲目已经能熟练地演唱,腔调、身段都像模像样。

  观看演出的尔肯·古尔班激动地说,感谢学校给我女儿这次机会,让孩子感受到中华戏曲文化,成为祖国传统文化的使者。

  (光明日报乌鲁木齐6月5日电 光明日报记者 王 瑟)

  《光明日报》( 2019年06月06日 07版)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