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课本里的端午节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课本里的端午节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6-08 08: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端午节到了。这个节是怎么来的?要吃咸粽子还是甜粽子?赛龙舟是什么场面?端午节与咸鸭蛋又有什么关系?所有这些问题,都能在语文课本里找到答案。

  翻开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教育部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屠再华的《端午粽》映入眼帘。本文选自作者的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灯》,原题为《快乐的端午》。除了写外婆包粽子的事,还写了喝雄黄酒、在小孩额头上画“王”字等习俗。这篇文章中,外婆包的粽子,馅儿的内容多种多样,“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把“咸甜”二味都包括在内了。网络上每年端午都上演一场粽子的咸甜口味之争,好不热闹。屠再华的文章没有在口味上固执一端,而是调和南北,兼收并蓄。

  再看看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S版教材,由语文出版社和十二省小学语文教材编委会共同编写),里面有一篇《端午节的由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到这一天,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在屋檐上插上艾叶,有时还要佩带香囊、在手腕上缠红丝线。”开篇一口气把端午最重要的几个习俗都说了出来。“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屈原。这个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端午节到底是为了纪念谁?至少有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几种说法。不过,屈原影响最大,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所以,课本里采信纪念大诗人屈原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后文还生动地讲述了屈原、端午节与粽子之间关系的故事。作家迟子建回忆小时候知道了粽子与屈原关系后的反应:“我那时一根筋,心想你们凭什么认为鱼吃了粽子后就不会去吃人肉?我们一顿不是至少也得吃两道菜吗!”同时,迟子建也很感念屈原:“我想他一定是个了不起的诗人,因为世上的诗人很多,只有他才会给我们带来节日。”

  翻开初中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里面有美食家兼文学家汪曾祺的文章《端午的鸭蛋》。“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高邮的咸鸭蛋,当然不是从汪曾祺这儿开始出名的。但是这篇入选了语文课本的《端午的鸭蛋》,着实给高邮咸鸭蛋打了一个大大的广告。

  最后,让我们翻开高一语文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里面是沈从文的《边城》节选。“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端午节是边城男女老少的大节日。后文详细描写了边城端午节的热闹场面,还写了两年前端午节翠翠见到傩送的情景——赛龙舟、赶鸭子,一派热闹景象。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们在语文课本里“过”了一遍端午。你是否觉得这个端午别有风味呢?

  (光明日报记者 郭超)

  《光明日报》( 2019年06月08日 05版)

[ 责编:石佳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