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浙人家”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浙人家”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6-08 08:2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相约2019北京世园会】

  光明日报记者 陆健 严红枫

  端午佳节,北京世园会满溢着“浙江味道”。6月6日,“浙江日”活动拉开帷幕,杭州刺绣、嵊州根雕、浙派古琴……园内主体建筑“富春山居”中,来自浙江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现场展示,展现着“诗画浙江”的独特韵味。

  6月7日、8日分别为湖州、丽水城市主题日,活动内容包括湖州绿色产业推介、丽水生态康养特色旅游推介、“丽水山耕”品牌宣传,以及两地特色文艺演出、非遗和民俗展演、人偶巡游等。

  “世园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向世界展示‘诗画浙江’的舞台。”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说,新时代要高质量打造“美丽浙江”“诗画浙江”,不仅要生态美、环境美,更要文化美、生活美,要通过推进大花园建设,建设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和幸福美好家园。

  浙江园总面积4200平方米,仅次于北京园、河北园。“浙江日”的举办,让“诗画浙江”成为世界园艺聚光灯下的主角,引来了海内外嘉宾、游客的广泛关注与赞赏。

  “诗画浙江”韵味惹人醉

  潺潺的流水声传来,循声望去,一块长约17米的水墨照壁伫立在道旁,大气而典雅。走近一看,用纳米技术喷绘的“富春山居图”片段赫然其上。

  “我们精心截取名画的片段,展示山、水、田园的格局,体现了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的秀美地形空间。”浙江园总设计师、浙江理工大学风景园林系教授卢山解读说。

  “一心,两廊,五篇章,浙江园的整体结构都囊括其中。”卢山说,以“浙人家”为主题的浙江园将浙派民居建筑“富春山居”作为景观核心,左右两侧分别用“山水景观廊”“花园景观廊”串联各处,打造了“源起浙江、诗画浙江、富美浙江、花园浙江、浙江起航”五大主题园艺篇章。

  入口东侧,流水自亭台逐级而下。那是“叠翠亭”,取“层峦叠翠”之意,同时山顶也是园区水系的源头,既寓意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也彰显浙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的发源地。

  步入月洞门,高高低低的迷你茶田、曲径通幽的竹林、种植在梨树枝干上的铁皮石斛,讲述了浙江三片“叶子”的故事:浙江农民勤劳智慧,种植茶叶,发展竹产业,并创造出果树上绑种铁皮石斛的多种生产经营方式,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浙江园的设计中,绿色、山水、科技三大元素夺人眼球。”国际展览局主席克里斯滕森竖起了大拇指,这里不仅展示了浙江的优秀园艺与文化,也展现了浙江绿色发展的成就,为全世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园艺盛宴尽显“浙味儿”

  浙江,素有“东南植物宝库”之称。浙江园内有600余种植物,其中南方红豆杉、普陀鹅耳枥等均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具有“活化石”之称的金钱松、银杏、秤锤树等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为满足不同季节游园的需求,浙江园将春、夏、秋季各季观赏植物合理搭配,打造成多主题花境,实现三季花开、芬芳满园。

  中心展区还展示有浙江博物馆馆藏文物、浙江河姆渡文化出土的“五叶纹陶块”复制品——在这一长方形框上,刻有五叶纹栽培植物,五片叶子刻画粗壮,姿态生动。从中可见,远在六七千年前,浙江先民已开始盆栽植物,这也是人类植物栽培、园林艺术起源的最直接印证。

  “生态墙”彰显绿色发展路

  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参观世界园艺博览会时,都会在中国馆序厅的“生态墙”前“打卡”留念。这面由浙江省协助组委会制作的中国馆序厅正方位的“生态墙”,以“两山”理论发源地安吉为背景,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改变了浙江,改变了全国,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从2002年提出建设“绿色浙江”开始,浙江开启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的历程。今天的浙江,生态优势已经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动力”。

  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的设计团队承担了“生态墙”的设计,据设计师蔡梁峰介绍,“生态墙”利用毛竹篾片的可弯曲性勾勒层叠的崇山峻岭,采用微有起伏的苍翠苔藓填充茂林修竹,以蓝色系列的多肉植物组成天空与湖泊,构成了一幅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立体山水画,呈现出一个经济繁荣、山川秀美、社会文明的“绿色浙江”,向全世界游客展示了一个“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绿色中国。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秘书长提姆·布莱尔克里夫评价说,“在浙江看到的,就是未来中国的模样,甚至是未来世界的模样。”

  《光明日报》( 2019年06月08日 03版)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