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从机制上分清近视和老花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从机制上分清近视和老花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6-16 06: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大课堂】

  作者:张顺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副主任)

  很多“近视眼”曾天真地以为,自己年老时不会“老花”。当真如此吗?事实上,真相很残酷: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误解。

  近视和老花从机制上来讲是两种疾病,不可混为一谈。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视力减退,近视与老花并存,白内障也可能会“加盟助威”。

  近视是由于眼轴增长等原因造成物体的像聚焦在视网膜前,只有物体移近时,物体的像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所以近视患者只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远处则一片模糊。老花眼是眼睛的调节能力下降甚至消失,表现为看远看近的切换能力下降。对于300度左右的中老年近视者,眼前30厘米左右的物体发出的光线刚好聚焦在视网膜上,眼前30厘米恰好是看书、看手机的适宜距离,因此刚好给人一种近视者到了老花的年龄也照样可以读书看报,近视眼不会发生老花的“错觉”。但是,大多数人的近视并非300度左右,更浅或者更深的近视患者读书看报还是需要佩戴老花镜的。

  俗话说岁月不饶人,大概从40岁开始,眼睛看远看近的调节能力逐步下降,到60岁时基本消失,老花症状也逐步严重。老花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信息获取效率。大到大型会议上发言查看文稿,小到日常生活中穿针引线、摘菜做饭等都会受到影响。有的老人根据看书、看电脑和看电视的需要验配多付老花镜,出门还要随身携带多副老花镜,给原本应逍遥自在的晚年生活增加了不少烦恼。其实,晶状体随年龄增加发生老化、弹性降低、调节能力下降是老花产生的原因。在眼睛老化的过程中,晶状体不仅在调节能力上发生减退,其透亮程度也随时间流逝而下降。白内障,就是晶状体发生浑浊、透明度下降所引致的一类疾病。其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畏光、流泪、近视度数加深或花眼度数减轻;中期症状表现为视物模糊;晚期症状是视物不清影响生活。当白内障对正常生活产生影响时,应当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帮助。

  对于近视、老花者,佩戴合适度数的近视眼镜和老花镜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易行的应对措施;对于白内障患者,经医生详尽评估后施行白内障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果白内障患者合并近视,白内障手术除了去除浑浊,还可以通过将一片人工晶体植入眼内矫正患者原有的近视,从而使一辈子佩戴近视眼镜的近视患者不再需要眼镜就能看到清晰的世界。使用这种方法可以矫正任何度数的近视。

  常规的人工晶体是单焦的,患者术后看书报需要佩戴老花镜。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患者对治疗老花眼提出迫切需求,现在的白内障手术也被赋予更多功能,如在摘除白内障的同时解决患者的老花眼。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常规开展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的白内障手术,通过小切口、超声乳化等手段,将浑浊的晶体吸除,把多焦点晶体植入,凭借多焦点人工晶体在近、中、远位置形成多个焦点的特性,在解决白内障的同时,将高度近视、高度远视、老花眼等屈光问题一网打尽。患者术后可实现看远看近,自由切换无障碍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新技术和新产品都有严格的适应证,需要经过眼科医生全面的术前评估方可施行。

  (刘晓坤整理)

  《光明日报》( 2019年06月16日 07版)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