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湾区建设,教育合作提供最强动力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湾区建设,教育合作提供最强动力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6-18 05: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陈伟(华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院长)

  湾区建设,教育是根本支撑,教育合作是最持久强大的动力。

  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初心

  创新是世界已有三大湾区发展的共同特征。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等特点,情况最为特别,还要激发出与世界其他湾区相对而言的后发优势,尤其期待创新驱动。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经济的共生合作、共赢共享是基础,社会整合是保障,心理融合是关键,文化教育融合是中介、支点和持久动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发展经济但不能“唯”经济,要与时俱进地从单纯以经济为中心向综合关注文化融合、社会整合及民心融通转变。只有这样,才有助于达成“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教育目标。

  担当湾区建设中的教育使命

  以高等教育合作为枢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是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的起点和目前工作重点,其核心使命在于促进创新。广东高等教育,虽然国际化程度整体低于港澳,但更具地方性和应用性;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高,但本地产业结构“以金融服务业为重心”的特征,难以为香港高等教育提供产业应用基础,澳门也有类似难题。粤港澳三地在满足产业需求、培养高层次人才、推进科技创新领域的交叉互补、协调合作,能在湾区范围内构建起完整的合作体系,为香港、澳门两地大学提供广阔舞台。

  以职业教育合作为枢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在中国的经济版图里和“一带一路”建设中,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全面覆盖世界三大湾区的所有产业。因此,要发展高等教育以保障科技创新和现代金融产业,也要发展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以保障先进制造业。粤港澳大湾区的职业教育最直接、最便捷的合作手段是师生交流;最关键的合作内容在于共建学分互认、资历框架融通等制度;最难但最具发展潜力的合作是共研职业教育标准、专业标准、教学标准等。

  以基础教育合作为枢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基于现代科技,共建专业课程,以课程之高深求创新与发展;基于传统文化,共建通识课程,以课程之通识求民心之相通;基于共同历史,共建地方课程,以共同的历史记忆彰显全球化背景下粤港澳三地的文化同根同源性,求人心之凝聚;基于共同的使命,共建发展课程,面向未来共筑区域命运共同体,助力“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直面湾区建设中教育合作的挑战

  湾区建设中的教育合作,要平衡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关系。粤港澳三地的大学和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领域的合作,最易立竿见影,最易成为短期发展目标。基础教育领域的合作最难推进,但影响最为深远。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最稀缺,粤港澳职业教育亟待从零星的师生交流深化和强化为全面的教育合作。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合作应确立为需要付出持续努力的长期发展目标。

  湾区建设中的教育合作,要从单向输入走向双向互补。事实上,广东生源最丰富、产业链条的支撑最强、就业市场最广阔但国际学术声誉相对较低等情况,表明广东与港澳之间互有差异和差别,但并不存在全面、绝对的高下之分,因此必须抛弃本位主义、依附主义等不当定位,通过发展战略的同频共振、教育资源的双向交流以及教育实践的协同合作,共建粤港澳教育共生、共赢、共享的互补发展平台。

  湾区建设中的教育合作,要厘清超越标杆与借鉴对象的区别。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而言,世界三大湾区是外部对标对象,而欧盟更具可借鉴性。欧盟从发布《关于共同体的教育政策》、设立欧洲教育部长理事会、启动苏格拉底计划,把苏格拉底计划与职业教育领域的达·芬奇计划等整合成为终身学习计划、启动“伊拉斯谟+”工程等等,这一系列教育合作实践,更能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有益的经验。 

  《光明日报》( 2019年06月18日 15版)

[ 责编:石佳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