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师资队伍建设的上海经验与国际启示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师资队伍建设的上海经验与国际启示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7-05 04: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周彬(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院长)

  最近OECD分别在巴黎和上海发布了2018年全球和上海在“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中的调查结果,该项调查每四年开展一次,以初中教师和校长作为主要的调查对象,上海作为中国师资队伍建设的代表区域,在继2014年在多项指标上取得良好表现之后,在这次调查中依然显现出强大优势,在多项指标上居于OECD国家或者区域的前列,为我国建设高质量现代化师资队伍提供了信心和战略定位。

  无论是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还是对自己的教师职业,上海教师都表现得信心满满。相比其他职业,教师给我们的感觉都比较内敛,不但看不到对自己教学和职业的宣传,反而更多是探讨教学工作和职业发展上的不足。但将上海教师与OECD国家或者地区的教师相比,94.3%的上海教师对自己在学校中的教学表现感到满意,90.5%的上海教师对工作总体感到满意。对教师这个职业,则有59.6%的上海教师认同社会重视教师这项职业,而OECD的平均值仅为25.8%。上海师资队伍表现出现的这份自信心以及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自豪感,让我们看到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强大动力,尽管尊师重教是推动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条件,但只有教师队伍自己有了足够的信心才能激发师资队伍建设的内在活力。

  不论是在时间的分配上,还是在教学工作的安排上,上海教师都显得更加的专业。上海初中教师平均年龄为39.4岁,比OECD教师平均年轻了4.7岁;但上海教师平均教龄达到了16.7年,与OECD均值持平,也就是说同样年龄的教师,上海教师比OECD教师多了近五年的教学经验。这五年的教学经验表现在上海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成熟,比如上海教师能够将85.4%的课堂时间用于教学活动,而OECD的平均值仅为78.1%。在调查的四种教学行为中,上海教师在“用多种方法明确教学内容”和“进行课堂管理的时间较少”两种行为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在“激发学生认知”方面与OECD教师基本持平,只是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上有所欠缺。

  此外,上海教师和校长在推进教育教学创新上其积极程度都显著高于OECD的平均值,在创新思路上上海和OECD均值分别为91.7和79.0%;在接受变革上分别为89.2%和74.1%;在创新方法上分别为90.6%和76.8%;在学校对教师的支持上分别为91.6和77.9%。

  诚然,通过此次调查,让我们对师资队伍建设更有信心,能够更精准地总结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积累的经验,但也要看到,与参加此次调查的所有国家和地区相比,我们也存在一些根本性的不足和弱项,这也为我们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例如,我们看到教师对自己在学校的表现都非常有信心,也看到教师认为社会尊师重教的满意程度在提高,但教师们对学校工作环境并不满意,仅有70.5%的上海教师认为“我会向他人推荐这所学校是工作的最好地方”,而OECD在这个选项上的均值达到了83.4%。再如上海初中女教师占比达到了73.6%,而相比之下,OECD这些发达国家他们却只有68.3%,如何使师资队伍多元化成为我们当前需要重视的问题。尽管上海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花的时间更多,但在教学层次和教学方式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仅有24.3%的教师经常让学生使用通信技术来完成项目或者作业,而OECD在这个方面已经达到了52.7%,这与我国信息与通用技术工具高度普及的状况是极不相称的;而且,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可持续方面,仅有20.8%的上海初中教师报告经常为学生布置长作业,但OECD在这个方面占比为28%。由此可见,在常规教学能力上,上海教师占有全面优势,但在更高层次的教学和更先进教学方式的开展上,上海教师和OECD国家或者地区的教师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是我们后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其实在2014年的TALIS调查中,上海初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薄弱情况已经显现出来,上海在这四年里也投入大量的资源力求解决这个问题,但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存量改革,是一个自我革新的过程,要予以彻底更新和提高,还需要持续的努力!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05日 08版)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