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澳大利亚葡萄酒的中国情缘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澳大利亚葡萄酒的中国情缘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7-20 04: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驻堪培拉记者 王传军 

  葡萄酒对中国文化而言并不陌生,中国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对葡萄酒的文献记载。中国历史上不少名人文士也屡屡在诗词歌赋中提及葡萄酒,唐朝王翰《凉州词》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可谓脍炙人口。时至今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葡萄酒进口国,仅次于美国和德国。而随着中澳贸易深入发展,作为新世界葡萄酒生产国代表之一的澳大利亚,自2015年起便一跃成为中国葡萄酒市场的第二大供应国,仅次于法国。澳大利亚葡萄酒在中国市场逐渐走红。

  澳大利亚葡萄酒缘何恋上中国市场?业内人士认为,一是因为中国市场对澳大利亚葡萄酒需求量不断上升。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数据显示,2016-2017财政年度,澳大利亚对华出口葡萄酒总额为5.43亿澳元,比前一个财政年度出口额增长了38%。当地媒体报道称,澳大利亚著名酒评家詹姆士·哈利迪认为,中国对澳大利亚葡萄酒的需求无止境。2017-2018财年,澳大利亚对华葡萄酒出口额为11.2亿澳元,相当于澳葡萄酒另外三大出口市场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总和。二是中国消费者认可澳大利亚葡萄酒,成为澳高端葡萄酒的主要消费群体。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认为,中国中产阶层具有长期稳定的购买力,对进口葡萄酒品牌认知度高,并能引领国内葡萄酒消费趋势。

  与拥有2600多年葡萄酒酿造历史的法国相比,澳大利亚的产酒历史非常年轻,始于1791年悉尼总督府花园中第一株在澳大利亚结出果实的葡萄藤。1820年至1840年间,葡萄种植业相继在新南威尔士州、塔斯马尼亚州、西澳、维多利亚州兴盛发展起来,随后南澳也开始培育葡萄树。直到19世纪30年代,南澳葡萄酒产量后来居上,占到了澳大利亚总产量的75%。20世纪60年代起,澳大利亚开始使用一套新的地理命名系统来认证葡萄的原产地。在这套系统下,南澳首府阿德莱德及周边四个产区被统一划作阿德莱德大产区,这是澳大利亚唯一一个特大产区,包括了巴罗萨大产区、弗勒里厄大产区与洛福迪山大产区。受中国消费者追捧的奔富葡萄酒,其酒庄就坐落于巴罗萨产区。澳大利亚主要的酿酒葡萄品种为西拉、赤霞珠、梅洛、霞多丽、长相思、赛美蓉和雷司令等。

  前不久,记者走访了弗勒里厄大产区的麦克劳伦山谷,近距离了解澳大利亚葡萄酒的中国情缘。作为弗勒里厄大产区的重要产地之一,麦克劳伦山谷拥有四季分明的地中海式气候,这令其出产的干红葡萄酒名声在外,如西拉、赤霞珠、梅洛等。同时,该产区也盛产各种白葡萄酒,如霞多丽、赛美蓉、长相思等。杰罗莎葡萄园是麦克劳伦山谷中最古老最美的葡萄园之一,酒庄葡萄藤的平均树龄大约是70岁。地中海式气候很适合种植葡萄,特别是西拉葡萄。当地夜晚偏凉,对葡萄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该酒庄是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葡萄酒供应商。酒庄第三代家族继承人杰瑞德·怀特说,中国人说十年磨一剑,今年是杰罗莎酒庄进入中国市场的第10个年头。2018年,杰罗莎酒庄出口中国葡萄酒总量约占整个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总量的4.5%,酒庄在中国市场的9年里实现了2800倍的销售增幅,书写了行业奇迹。杰罗莎红酒集团联合创始人、澳大利亚臻酿葡萄酒集团总裁郭松告诉记者,杰罗莎酒庄参加了去年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在展会上签署了价值约为2.5亿美元的意向协议。郭松还强调,澳大利亚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取得的市场份额对澳大利亚国内生产总值和出口增长都作出了贡献。另外,以南澳为例,葡萄酒产业还带动了与该产业相关联的其他产业,促进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及就业稳定增长。

  郭松说,为了加速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澳大利亚酒业总局三年前推出了出口及区域葡萄酒产业支持组合项目,其中包括推动对华出口策略,如针对中国市场量身定制各种营销活动,包括展会、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深度葡萄酒文化旅游等;扶持面向中国市场的澳大利亚葡萄酒企业,包括一项葡萄酒出口补助金计划等等。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20日 08版)

[ 责编:孔繁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