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寻求推广大豆种植的科学途径 河南农大积极拓展与中亚五国的教育科技合作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寻求推广大豆种植的科学途径 河南农大积极拓展与中亚五国的教育科技合作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8-03 03: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7月中旬一大早,远在哈萨克斯坦访问的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办公室的张朝阳兴奋地给记者打来电话:“河南农大、哈萨克斯坦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已就成立大豆研究联合实验室达成共识,将联合开展品种选育、技术推广、教师互访、研究生培养等全方位合作,力求找到在该国推广大豆种植的科学途径,为我国解决大豆进口依存度较高的结构性矛盾找到一条出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说,河南农大先后加入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和“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借助联盟平台,自2016年起,学校以和“一带一路”中亚五国中的哈萨克斯坦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教育科技合作为支点,探索资源互补的“一带一路”供给保障模式,致力于拓展合作途径,开展了初具成效的合作实践。

  “学校选择与中亚五国高校开展教育科技合作,是基于我国农业资源不足和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国情。”张改平院士说,我国当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尤其是大豆的进口依存度比较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中亚五国地处欧亚大陆接合部,农业发展自然条件总体较好,生产方式较为粗放,农业发展潜力大。因此,我们和中亚五国在农业用地资源以及粮食、畜产品生产和供给结构方面有着较强的资源互补性。河南农大在农业教育科技领域与中亚五国开展深度合作,既有助于以实际行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也有助于通过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引导资源互补,为促进双方在粮食和畜产品方面的平衡供给作出积极贡献。

  以哈萨克斯坦为例,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大部分领土为平原和低地,光热和水资源丰富,农业用地面积超过30亿亩(耕地3.6亿亩,草地27.7亿亩),农业基本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畜牧业育种水平低,防疫水平有待提高;种植业生产、出口以小麦、棉花、马铃薯等为主,结构单一;农产品加工水平整体偏低。

  2017年7月,张改平院士率团到访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参加了第二届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合作论坛,深入对接了两校合作内容,签署两校合作谅解备忘录。2018年3月,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阿库尔别克·库里什巴耶夫校长到访河南农业大学,双方启动了科研合作、联合培养、留学生招生等具体合作事项。

  2019年7月11日,张改平院士再次带队到访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双方为联合成立的中哈现代农牧学院正式挂牌。张改平院士说,两校正积极联合开展粮食作物品种选育和推广。同时,基于哈萨克斯坦最近将要把畜牧业的国土面积扩大到15亿亩的政策机遇,由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生物安全实验室联合成立“中哈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重点实验室”,全面开展家畜育种、动物免疫、畜产品检测等领域的高层次合作研究。

  据悉,张改平院士主持的“中亚五国养殖业与疫病防控合作的战略研究”项目,目前已经获批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河南研究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该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中亚五国养殖业规模的文献调查和实地考察,形成中亚五国养殖业类型、分布和优势和劣势的数据资料图册;完成中亚五国动物疫病防控的资料调查和实地调研;完成我国研究机构与中亚五国合作研究生物制品和药物的重点方向规划。该项目的研究将对中亚五国养殖业现状、畜牧业结构和防控技术和产品等实际现状、水平和结构等给出数据性和宏观评价,为我国养殖业与中亚五国合作提供可行性方案,为我国兽药企业与中亚五国合作寻找到合适的方向。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03日 02版)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