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八桂壮歌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八桂壮歌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8-06 05: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记者观察】  

  光明日报记者 周仕兴

  序曲

  祖国南疆,巍巍边关,岩溶山地,群峰挺拔。悠悠江水,蜿蜒灵动,奔流远去,九曲一回。

  江岸崖壁,百里长卷,绵延舒展,惊世奇绝——广西左江花山岩画,壮族灿烂文化的史诗,我国唯一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

  江作砚池山作卷,歌声激越传千年。千百年来,生长于斯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感而发,随心而歌,唱出大好河山、壮美家园的豪情,唱就乐观包容、勤劳善良的品格。

  每时每刻,能歌善舞的八桂儿女与伟大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时序更替,蓦然回首。70年来,以稻作文明为代表的农耕文化,以“刘三姐”歌谣为代表的壮族山歌,淌过岁月的河流,在新时代奏响催人奋进的八桂壮歌,曲韵悠扬,壮怀激荡。

  指挥

  “苍山几千重/拓疆英雄/当年跃马啸长空/青砖古道今胜地,姹紫嫣红……”

  一曲大气磅礴的《东融之歌》,在“世界长寿市”贺州唱响。作为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地处桂东的贺州市正高歌猛进,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奋起“东融”,百舸争流。

  曾经的广西,偏居一隅,经济落后,默默无闻。长期以来,广西发展的每一步,都倾注着各方心血。作为八桂壮歌的“指挥家”,历届主政者适时为广西发展举旗定向,出谋划策,把脉开方。

  2004年,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将地处边陲的广西推向开放开发前沿,掀开了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一场展会,唤“醒”了南宁,激“活”了广西。

  16年来,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形成的“南宁渠道”,中国与东盟从开展对话、增进互信到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催生了多赢局面,奏响中国-东盟友好合作的最强音。

  通江达海,大道如虹。

  站在新起点,广西海陆并举,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以东融、南向为重点,以北联、西合为协同,着力盘活开放发展这盘棋,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领唱

  “那本日记簿,停在最后行;那件鱼尾裙,再也没新娘;那张琴以后,不会有声响……”

  6月以来,广西两位驻村第一书记因公牺牲,成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涌现出的身边典型——

  优秀选调生黄文秀,京城学成归故乡,扎根泥土扶贫忙,却不幸在返驻村途中突遭洪水,用火红青春书写了当代青年圣洁的初心。

  优秀转业军人张华,主动请缨赴边关,积劳成疾人未还,当生命走向终点时仍捐献器官救人一命,恪尽了一位共产党员崇高的使命。

  回眸广西70载奋进之歌,无数党员干部务实担当,前赴后继,在各自岗位上率先垂范当“领唱”,引领广西改革发展之歌越唱越高亢。

  放眼当下脱贫攻坚战线,自治区党政领导垂范,各级党组织逐级立下军令状,各级党委领导班子带头包县、包乡、包村、包户……脱贫战歌越嘹亮,扶贫步履越铿锵。

  为政之要,首在得人。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指出,广西将选拔重用一大批在关键时刻豁得出、重大任务面前冲得上的“猛将”,在攻艰克难中闯关夺隘、攻城拔寨的“闯将”,在推进改革发展中敢于担当、狠抓落实的“干将”,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和声

  “日落西山啊哩哩,散了圩啰啊哩哩;欢欢喜喜啊哩哩,回家去啰啊哩哩……”在欢庆彝族火把节之际,传唱40年的《赶圩归来阿哩哩》在原创地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立碑定论。

  隆林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之一,5个世居民族和睦共处。彝族村民杨玉清一家,由壮、汉、苗、彝、仡佬5个民族组成,32口人,四世同堂,各族语言交汇,其乐融融。

  广西生活着壮、汉、瑶、苗等12个世居民族和其他44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8.92%,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达130多万个,“九口之家,情融五族”比比皆是。尊重包容、以诚相待,是这些家庭和睦幸福的共同秘诀,也是广西70年民族团结进步的写照。

  民族之“和”,和在制度。

  广西因地制宜,建立了12个民族自治县和59个民族乡,保障各少数民族充分享受民族区域自治权利。各族同胞相亲相爱相敬相助,谱写了各民族之间“三个离不开”的“最美和声”。

  民族之“和”,和在文化。

  壮族三声部民歌、瑶族蝴蝶歌、侗族大歌……广西各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在这片土地留下了深深烙印,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一年一度的“壮族三月三”,成为各族文化的“大合唱”,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增进了民族文化交融。

  同饮一江水,同唱一首歌,这边唱来那边和。

  “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广西的发展。”自治区主席陈武说,广西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充分证明了民族团结是广西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幸福线。

  高潮

  歌声咏流传,壮锦织变迁。

  2018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为广西题词:“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

  “壮美”,赋予了广西发展新内涵、新动能、新方向、新希望。

  自治区党委指出,广西将千方百计让经济实力“壮”起来、发展质量“美”起来;让民主法治“壮”起来、民族团结“美”起来;让民族文化“壮”起来、精神文明“美”起来;让民生保障“壮”起来、人民生活“美”起来;让绿色发展“壮”起来、生态环境“美”起来;让管党治党“壮”起来、政治生态“美”起来。

  今日广西,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掀起一轮思想大解放。鹿心社强调:“我们不以GDP增长论英雄,但决不能在千帆竞发的区域发展面前无动于衷、无所作为。”

  5600万壮乡儿女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砥砺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壮美广西发展新篇章,誓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尾音

  70载如歌岁月,70年岁月如歌。

  昔日歌海斗恶霸,如今唱响“小康”声;歌仙三姐如再世,当惊八桂壮歌行。

  想当年,吟一曲“我今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热情中略带几分羞涩。

  叹今朝,唱一首“我今已有好茶饭,更有山歌敬亲人”,自信中满是幸福。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06日 06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