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医工结合让治疗更精准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医工结合让治疗更精准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8-18 03: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把脉】

  作者:田雅婷

  当前,智慧医疗逐渐进入公众视野,离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近。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会为患者乃至社会带来哪些影响和变化,以及如何使其更好地与医疗相结合,这些都是公众极为关心的问题。

  日前,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启动了六大医工结合研究中心,即临床大数据中心、数字医疗与医疗机器人中心、人工心肺中心、智慧健康中心、医学转化影像中心、可穿戴/可植入医疗设备中心。此举旨在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多学科交叉优势,整合清华大学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的优质临床医学资源,构建医研企一体化的跨领域精准医学创新联盟,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临床转化应用和先进健康医疗产品研发,提升健康医疗服务效能,同时培养具有临床转化科学才能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和工科人才,进而促进健康医学事业全链条全面优化升级。

  据了解,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于2016年1月成立,旨在推动清华大学临床医学与理工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健康科技创新平台。此次该研究院启动六大医工结合研究中心,以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为目标,以重大疾病防治需求为导向,聚焦于健康医疗的核心技术,并确立了6个重点研发方向。每个中心实行双主任制,由清华大学理工学科领军学者与临床医学院医学专家共同担纲。聘任尤政、孙家广、吴澄、张钹、雒建斌、程京、董家鸿、陆建华、戴琼海9位院士,担任六大分中心的首席专家;聘任电子工程系吴及教授、航天航空学院郑钢铁教授、机械工程系张向军研究员、计算机系杨斌教授、工程物理系王学武教授、航天航空学院冯雪教授,分别与临床医学院风湿免疫科专家徐沪济教授、消化内科专家姜泊教授、重症医学科专家许媛教授、内分泌科专家肖建中教授、核医学科专家何作祥教授、心脏内科专家张萍教授担任六大中心共同主任。

  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院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院士指出,进入21世纪,现代科技和生物医学的迅猛发展,健康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远程医疗、医疗机器人等核心技术的应用,显著改变了当代医学的价值观、思维模式、诊疗策略、技术特征,乃至健康医疗服务的业态。在此情形下应运而生的精准医疗,是一种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特征,适应社会健康需求的全新医学理念和医疗范式。精准医疗的发展,将重塑以健康为中心的国家健康医疗服务体系,助力“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实现。精准医学研究院筹备成立的六大研究中心将在清华大学的全力支持下,为医工结合提供平台、资源、合作架构。据悉,临床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的多个专科已与清华大学理工科研院系建立了紧密合作,50余项医工结合研发项目业已取得初步成果。

  此外,董家鸿院士坦言,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数量,也不缺乏医学创新的理念,但医疗科技创新产品仍然是短板。通过医工结合,研发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医疗器械产品,是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和服务公众需求的重要举措。他表示,精准医学研究院还将吸纳医药、科研创新企业,构建“医研企”融合的创新联盟,从临床问题与市场需求出发,借助医工结合的实验室研究,完成前沿科技的临床转化应用,进一步研发出服务于民众的健康医疗产品。

  需要强调的是,精准医疗是通过准确的决策和精确应用适宜的方法,实现每个就诊病人的医源性损害最小化,病患获益最大化。而医工结合是一个趋势,是精准医学重要的方向。希望能够将医学在工学、理学、文学、人文等多重学科进行融合,用最好的技术让患者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18日 06版)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