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牢记初心使命 奋力谱写壮丽70年的北京篇章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牢记初心使命 奋力谱写壮丽70年的北京篇章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8-21 04: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中共北京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团结奋进下,首都北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并阔步向充满现代气息的伟大社会主义祖国首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迈进。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由2.8亿元提高到3万多亿元,居民人均收入由200元提高到6.24万元,人均预期寿命由40岁左右增加到82.2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视察北京,五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为我们做好首都工作指明了方向,首都现代化建设开启了新航程。

  牢记首都政治责任,高扬思想旗帜。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立足时代国情,扎根中国大地,是首都各项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是必须高举的思想旗帜。70年来,北京市委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教育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统一思想为核心,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以推动工作为导向,围绕疏功能、调结构、补短板、治理大城市病、维护首都安全稳定、加强党的建设等重大现实问题,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破解首都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坚持以示范引领为要求,充分发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作用,带动全市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带动研究阐释和宣传普及,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广大干部群众促进首都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城市战略定位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坐标。对北京城市战略定位的认识,是在发展中不断深化并逐步形成的。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目标。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不断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是首都发展的基本要义,也是首都的职责所在。我们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编制并实施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有效开展政治中心服务保障专项规划编制,抓好政治中心空间布局等工作,努力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创造安全优良的政务环境。我们持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维护首都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完善首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壮大文化创意产业,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示范引领作用。我们着力强化国际交往功能,加强国际交往中心设施和能力建设,以服务保障重大活动为契机,不断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营造优良国际服务环境。我们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三城一区”建设、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当前,首都功能持续优化提升,“四个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首都高质量发展。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指挥棒、红绿灯。北京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辩证处理“都”与“城”的关系、“舍”与“得”的关系,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推进高质量发展。我们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严格控增量,有序疏存量,持续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全力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建设,累计关停退出一般性制造业企业2648家,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协同发展实现良好开局。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做“菜心”、不做“白菜帮子”,大力发展服务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在5.7%左右,独角兽企业达到80家,占全国一半以上,高技术产业占GDP比重达到23%,科技、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6%。我们坚持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关村先行先试、国资国企改革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改革,大力优化首都营商环境,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亚投行、丝路基金落户北京,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城市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北京市委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进入新时代,我们紧紧围绕“七有”要求做好民生工作,在满足市民“五性”需求上狠下功夫,全市的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人群全覆盖。我们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深化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对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的问题闻风而动、接诉即办,取得良好社会效果。我们不断提高超大城市治理水平,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狠下“绣花功夫”,着力推进以背街小巷为重点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缓解交通拥堵行动计划,持续治霾、治水、治垃圾、治土壤,实施回龙观、天通苑地区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平安北京建设,城乡面貌日新月异,PM2.5年均浓度2018年比2013年累计下降43%,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蓝天白云,市民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项一项得到解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传承北京文脉,彰显首都鲜明城市特色。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860多年的建都史,文化深、文脉厚、文气足。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彰显“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市的殷切嘱托。我们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围绕“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总体框架,统筹开展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坚持城市保护与有机更新相衔接,加强老城整体保护,构建涵盖老城、中心城区、市域和京津冀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统筹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精心保护好世界遗产,扎实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我们把街区更新作为老城复兴的关键环节,积极保护胡同、四合院、名人故居,最大限度修复历史肌理,实现老胡同的新生活,打造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我们着力把握保护和利用的辩证关系,充分挖掘文化内涵,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出精品力作,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努力打造世界文化名城、世界文脉标志。

  回望过去,北京发展的成就已载入史册;远眺未来,大国首都的画卷正徐徐展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着力办好“三件大事”,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力以赴做好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筹备和服务保障工作,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维护首都安全稳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北京篇章!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21日 06版)

[ 责编:孔繁鑫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