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为每一个追梦人吹响自信号角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为每一个追梦人吹响自信号角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9-09 04: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坚定文化自信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为每一个追梦人吹响自信号角

——从七十年文化发展进程看新时代文化自信

关铭闻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

  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赴甘肃考察调研,首站来到了敦煌市东南、鸣沙山东麓的莫高窟,在鳞次栉比的洞窟、精美绝伦的壁画、造型优美的彩塑前,习近平总书记与前来参观游览的群众亲切交谈,与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交流座谈,让千年的文化瑰宝再次绽放出夺目光彩。

  管中窥豹。从千年敦煌古韵,到数百年嘉裕雄关,从革命年代的铁血西征,到改革大潮中的“《读者》现象”,透视习近平总书记甘肃之行的文化元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交相辉映,生动展现了中华文化之博大、悠远、敦厚、坚韧、包容、创新。

  长风几万里,浩渺思无极。70年风云激荡,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样态在曲折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如老树新花一样展露勃勃生机。千百年弦歌不辍,千万祀历久弥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熔铸一体,成为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现代形态,成为引领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成为鼓舞13亿多人民群众坚定文化自信的不竭源泉。

  在70年光辉历程中展现精神伟力

  1934年,战乱频仍,民生凋敝,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大公报》以《孔子诞生纪念》为题发表社论,称“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辱之来,国家固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民族精神幻灭,使彼时之中国几成一盘散沙。“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千难万险间,从上海和浙江嘉兴走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浴血奋战,团结带领广大工农群众赢得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是政治宣言,也是中国文化开启复兴之路的号角。

  正如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新中国和她同美国的关系》一文中写道:“今日新中国的主要因素是中国的团结一致,历史上没有其他集团能够将七亿五千万中国人民团结成一个政治单位。”

  天翻地覆慨而慷,70年来,中国人民在精神上摆脱了“文化不如人”的思想包袱,空前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建设方针,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探索文化建设新路,创建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社会主义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文化发展空间空前广阔。真理标准大讨论使中国人摆脱了思想的禁锢,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再次强调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鼓励和提倡不同形式的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极大激发了文化艺术领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三个面向”的先进文化,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极大激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我们站在共同的旗帜下。前进的征程上,总有歌声鼓号激扬斗志,有诗章画笔抖擞精神,有伟大的思想引领伟大的时代。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后城乡面貌的巨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新时代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环保诸多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辉映中华民族在复兴途中的铿锵脚步。凝神聚力,步调统一,旗帜鲜明,矢志不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勃然生发,成为每一个追梦人不懈奋斗的精神基础。

  在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蓬勃生机

  人无魂不立,国无魂不兴。

  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当中国以大国姿态、大国步伐加速崛起之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自信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了对历史进程的深刻认识和执政使命的深刻理解。

  ——2014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明确提出了文化自信的时代命题。

  ——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他明确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鲜明地把文化自信提升到“四个自信”的高度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上,他更进一步强调:“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将文化自信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决条件。

  高屋建瓴,思接千载,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度提出文化自信命题,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进程中的规律把握和历史自觉。

  文化自信何以如此重要?上世纪初,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提出了“文化霸权”理论,其指出西方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阶层可以通过操纵社会文化,支配或统治整个多元社会阶层。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西方社会的文化霸权表现为一种强势文化输出和意识形态侵入,通过教育、大众传媒等途径深刻影响他国意识形态安全,甚至制造“颜色革命”。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推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坚决有力地批判错误思潮,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

  “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我们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传承、创新、发展,更来自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在与人民和时代同行中寻找创造源泉

  70年,文化事业空前发展,展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喜人景象。这背后有一条颠扑不破的创作真理:依托人民才有了创作源泉,紧跟时代才能促成文化进步。

  每一个伟大时代都会孕育文艺的高峰,高峰根植于民族文化宝库。

  今年暑假,与夏日滚滚热浪同步袭来,《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后势如破竹,创造多个市场纪录,更是跃上45亿元票房大关,成为时下舆论热议话题。“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着我!”烟熏装的“熊孩子”,叛逆形象的“新哪吒”,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

  世易时移、思潮纷涌,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魂。以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正确的文化建设方向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始终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文化需求的不二法门。

  文化作品自有其特殊之处,它是时代精神的写照与表征,它赋予先进思想以血和肉,承载、安放了人心,连结、丰富了生命。从根本意义上说,找寻与继承,回答了我们从哪里来的问题;创新并发展,强化了我们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撑。新时代的文化作品,唯有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当代中国人民的现实需求、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说出来、讲清楚,才能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每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都依托于时代,时代需要俯身洞察。

  作家范稳曾经说过,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一间书房,书架上陈列着先贤大师们的鸿篇巨制或自己喜爱的书籍,但对一个作家来说还远远不够,他还需要一间大得多的书房,一间在大地上的书房。这间巨大得没有边际的书房一边陈列的是丰厚灿烂的各民族文明与文化、鲜活质朴的人间烟火和众生百态,另一边则是瑰丽雄伟的雪山峡谷、大江大河、阡陌纵横的原野和村庄。

  对人民感情深厚,行文必真;对时代洞悉通透,言必有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从西北大漠到沿海小岛,从边防哨所到森林草原,从城市社区到田间地头,文艺工作者们的脚步遍及大江南北。他们的一次次远行与归来化作笔下的作品,胸中的诗句。几十年前,作家柳青深入基层,扎根人民,这样的精神与情怀在一代代文艺家之间传递。

  70年,是中华文化求索与创新的新纪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文化事业正走向新的高峰,在推动民族复兴与历史进步的进程中展示了巨大力量。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的论述中,“人民”“时代”是不变的关键词,这些要素也是文艺工作者充沛创造力的密钥。

  新时代的精彩,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和书写。

  在文明交融互鉴中彰显中华胸怀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文化交融、文明互鉴,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源泉。20世纪80年代,《西游记》《三国演义》《武则天》等古装剧陆续走出国门,而近年来,越来越多优质国产电视剧走向世界。网剧《白夜追凶》成为第一部正式在海外大范围播出的中国网络剧集,《延禧攻略》火遍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除了电视剧,在以玄幻奇幻、武侠仙剑小说为代表的中国网文打开海外市场后,蕴藏中华文化元素的电影、网游、音乐、戏曲、雕塑、手工艺品纷纷出海,开始受到越来越多海外观众的关注。而借助新兴的数字技术,数字故宫、数字敦煌、数字丝绸之路等“活化”的文化资源可供全球网民自由观览。

  “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三大主义”汇流,“四个赤字”让全球承压,人类社会发展走到了又一个十字路口。有人鼓吹“文明冲突论”,有国家叫嚣“文明优越论”,这让地球村的村民重新思考: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文明观和世界观?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2014年3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同年,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互鉴准则;2019年5月,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亚洲人民“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

  古老的文明古国、正青春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给出自己的答案。“一带一路”正成为各文明间交流互鉴的新桥梁。17个中国文化中心落地,153个孔子学院成立、各种丝路文化年纷呈上演、亚投行朋友圈不断扩容……

  美美与共,和合共生。正如有学者指出,中国智慧中更蕴藏着“‘天人合一’的宇宙情怀、‘天下一家’的人类情怀以及‘中和之道’的协调智慧”。

  60多年前,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中国领导人首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直面全球治理危机贡献中国智慧,直面世界发展愿景贡献中国方案,甫一提出就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也是改变世界的伟大创造。”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毫不遮掩对中国提供的这种“新的可能”的赞誉。几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由一国倡议上升为国际话语,由理念转化为行动,以文明力量凝聚共识,以发展智慧照亮前路。第七十一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说:“对我而言,这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

  七十载风雨沧桑,五千年文脉悠长。有本可立、有源可溯,开拓创新、自信温和,挺起民族文化自信的精神脊梁,汲取世界各国文明的丰富养分,中华文化必将在新时代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巨大贡献。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09日 01版)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