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思想的田野》:让理论传播多一些感性色彩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思想的田野》:让理论传播多一些感性色彩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9-11 05:0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肖伟光(北大哲学博士、人民日报理论版编辑)

  被誉为20世纪初“舆论界之骄子”的梁启超,他那些为了“开民智”“兴民权”而写的“新民体”,何以风靡一时、濡染了几代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梁任公不仅站立于思想的最前沿,而且他的“笔端常带感情”。这对于我们当前的理论宣传也很有启示意义。

  理论宣传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视理论宣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与政治优势。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新闻舆论战线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积极宣传党的主张、深入反映群众呼声、主动开展决策调研,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将党的创新理论挥洒华夏大地、播种人民心间,就能激励全体中华儿女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向前。

  在当下网络时代,思想理论的传播,不能仅限于认知信息的传递,更应当成为情感信息的感染过程。传播过程中,除了诉诸逻辑论证的“理性传播”,也需要诉诸情感交流的“感性传播”。要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应将情感话语与理性话语两种话语方式融合使用,实现传播主客体在认知和情感上的交融统一。

  《思想的田野》每期节目以一句或几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金句”为主题,通过挖掘普通人身边的生动事例,着力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各地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实践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每一篇都有鲜明的主线贯穿:比如北京篇围绕北京“四个中心”的定位,在北京中轴线、中关村、雁栖湖等不同地点,展现新时代新变化。又如浙江篇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通过呈现践行“两山”理念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探寻绿色发展的秘诀。

  《朱子语类》有载:“却如人有一屋钱散放在地上,当下将一条索子都穿贯了。”一根绳索穿起很多铜钱,这是朱子对“一以贯之”的理解。《思想的田野》每篇因各地具体情况和创作者的思路不同而主题各异、特色鲜明,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但五篇都看下来就会发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贯穿其中的鲜明主线。正因为有了这条主线,《思想的田野》才有了灵魂。理性话语是实现说服的重要论据,理性是意识形态传播的核心,没有理性话语的支撑,情感可能会变得盲目,甚至导致方向的偏离。

  但是,仅有理性话语是不够的。蕴含着感性意识形态的声音、动画、视频,比理论性、系统性的意识形态理性话语更容易引起受众的价值和情感认同,带有温度的通俗易懂是打通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的要诀。《思想的田野》架设起理论与大众之间的桥梁,其中有很多细节,让人印象深刻。比如,江苏篇中,节目组探访国家轨道交通产业龙头企业,与城市居民出行密切相关的地铁以及代表“中国速度”的复兴号高铁动车组都出产自这里。在总装厂房,责任到人的高效作业制度,保证了繁复环节下,高品质高质量的输出。“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主持人点出了“物勒工名”这一始于两千多年前的古代质量控制之道,既让人对高铁的可靠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对中国智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观众心中自然升起强烈的文化自信——原来外国的很多所谓管理模式,中国自古有之。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富有时代性、创造性的工作推动科学理论深入人心,特色鲜明、生动透彻的阐释至关重要。这就要求“理性话语”转化为老百姓能轻松接受的“感性话语”,把深奥的理论讲活讲清楚,让干部群众听得懂、能明白。《思想的田野》采用“面对面”和“心贴心”的理论阐释,做了很多精彩的“翻译”工作,将“陈情”和“说理”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很好地发挥了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11日 15版)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