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奋发有为甘奉献 为民服务解难题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奋发有为甘奉献 为民服务解难题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09-24 06:1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纵观我们党98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都是为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为民服务解难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民服务解难题,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本刊特围绕“为民服务解难题”这一主题,邀请三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学习解读。

  在为民解忧中践行初心使命

  作者:林伯海(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不仅要镌刻在灵魂深处,永存于信念之中,更要体现在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等具体的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中。

奋发有为甘奉献 为民服务解难题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水产专家在养殖基地查看水产养殖情况,并对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据悉,该镇通过成立渔业产业党委,为养殖户提供更规范、更丰富的专业化服务,实现“产业得发展、群众得实惠”的目标。王嘉斌摄/光明图片

  忧民之忧,彰显为民初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也在人民。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只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才能永葆生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永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色,才能真正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要“实”而且要“全”。毛泽东同志指出,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我们不仅要以百姓心为心,与民同心,与民共情,始终与人民血脉相连;更要以民忧为忧,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在为民解忧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深入群众,搞清民忧所在

  为民解忧,只有搞清民忧所在,真正了解群众在操心什么、烦心什么,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了解民忧,不能主观臆断、凭空想象、胡乱揣测,也不能靠听汇报、看数据了解。了解民忧,必须“身入”基层、“心入”基层,在鲜活的生活场景中,倾听百姓的诉求,感受百姓的疾苦,了解百姓关切点,在观察、体会、分析中找出找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

  了解民忧,必须细致,不仅要搞清“谁在忧”“忧什么”,还要分清层次,归纳梳理清楚“哪些是远忧”“哪些是近忧”“哪些是共性的忧”“哪些是个性的忧”“哪些是特别值得关注的特殊群体”等,真正做到了如指掌,心中有底。

  查找原因,找准民忧症结

  为民解忧,不仅要搞清群众在忧什么,更要深入分析,查找原因,搞清楚群众为什么忧。

  查找原因,必须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不能停留在表面,大而化之、隔靴搔痒,也不能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查找原因不仅要从客观上找,更要从主观上找,不能简单把民忧的原因归结为现实条件不够或老百姓自身的原因。

  查找原因,更需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从自身查起,切忌以上级指出的问题代替自身查找的问题、以班子问题代替个人问题、以他人问题代替自身问题、以工作业务问题代替思想政治问题、以旧问题代替新问题。

  查找原因,还要善于检视反思,找出差距,尤其是为人民服务的差距,真正做到刨根问底“照镜子”,灵魂深处“正衣冠”。

  对症下药,务求解忧实效

  为民解忧,措施要“实”。为民解忧不是“作秀”,不能搞花架子,也不能疲于应付,而要务求实效。为民解忧要奔着问题去,对症下药,从根源上解决老百姓的烦忧。要搞清楚哪些是思想认识问题、哪些是体制机制弊端、哪些是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哪些是条件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做到精准实施、标本兼治。尤其要聚焦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为民生兜底,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下功夫,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把民生保障的网编织得越来越密,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主题教育本身要注重实际效果,解决实质问题。”为民解忧,也要力求实效。我们不仅要看,围绕“为民解忧”做了什么,还要看有没有取得实际成效。也就是要看,我们的工作有没有真正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有没有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要自觉把群众答不答应、高不高兴、满不满意作为检验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持之以恒,永葆为民本色

  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牢记使命才能开辟未来,续写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永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永葆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为民解忧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也在不断变化,旧问题解决了,也会产生新问题。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也会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这就更需要我们以坚定不移的决心,持之以恒,踏踏实实为人民办事,切切实实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在持续不断地为民解忧中,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初心”连“党心”,“党心”连“民心”。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同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群众之忧,增进人民福祉,就能赢得人民衷心而持久的拥护和支持,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创造伟力。有了这样的伟力,我们就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创造一个又一个新辉煌。

  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发展旨归

  作者:陈姝(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副研究员)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民服务解难题是具体目标之一。难题解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政治立场站得稳不稳,发展理念立得对不对。“以人民为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是人民立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表达、时代表达。

  为人民破解难题,就要顺应实践需要和人民需要,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回答好新时代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根本问题。

奋发有为甘奉献 为民服务解难题

  山东省安丘市每个社区设立值班服务岗和驻村工作岗,不少于2名工作人员在社区办理服务事项,其他人员到村开展工作,服务群众,解决问题。图为该市大汶河旅游开发区贺戈社区党总支书记闫红霞(左)在给农户讲解梨树成熟期管理技术。张金柱摄/光明图片

  为人民利益谋发展

  发展为了谁,回答的是发展价值取向问题。初心和使命、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党。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工作都以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一切路线方针政策都坚持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这是我们党得到人民拥护的根本原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环节,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面对人民群众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将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保障作为检验发展成效的根本标准,既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努力在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环境等方面抓落实;又着重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着力在经济上富民、政治上重民、文化上安民、社会上惠民、生态上利民,逐步满足人民各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权益,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群众利益无小事,立身立行暖民心。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求党员干部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抓实干解决群众困难。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真正做到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要在推动发展中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运用新思维新方式、提供新产品新服务、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为人民追寻现实幸福、满足多元需求拓宽实现路径。

  靠人民力量助发展

  发展依靠谁,回答的是发展主体和发展力量问题。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既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又是历史的决定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这一基本原理,指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坚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就要彰显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激发人民群众更加主动自愿地成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力量。

  在保障人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我们党始终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支持群众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善于从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发现和总结经验,善于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共同谱写发展的新篇章。

  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党取得的每一次胜利,都源于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必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贯彻好群众路线这个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党员干部要把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要求融入主题教育全过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到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去,特别要多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去,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群众的意见、要求、批评和建议。事实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最了解实际情况,最容易发现问题,也最能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自觉拜人民为师,虚心向人民学习、求教,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从人民那里学到真本事、掌握真智慧。

  以人民共享促发展

  发展成果由谁共享,回答的是发展目的和发展归宿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发展成果共享、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最终目的。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共同富裕问题,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加强顶层设计,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为人民实现应有权益提供保障,为人民营造公平正义的环境,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求的共享,是人人共享、全民共享,而不是一部分人、少数人分享;是全方面发展成果共享,而不仅是某方面成果共享。这就要求做到:

  坚持在共建共享中发展。社会发展成果由人民共同享有,前提是社会发展过程由人民共同参与。共建的过程就是共享的过程,既反对“劳而不获”,又反对“获而不劳”。要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氛围,使全体人民在共建中各尽其能,在共享中各得所求。

  通过全面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不仅要实现物的发展,而且要促使整个社会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目的,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要从理论指导、物质基础、制度保证、思想文化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促进人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促进人的社会关系充分发展,促进人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作者:范景鹏(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共甘肃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观点。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在社会历史观方面唯心主义占统治地位。唯心主义认为英雄人物、帝王将相决定历史的发展,否认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基本原理,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只有按照历史规律办事,才能无往不胜。

  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在政治实践上表现得更为鲜明,第一次真正、彻底、全面、科学地解决了历史观上的重大问题。所谓真正,即不止说说而已,而是代表人民的利益实在地解决这一问题。《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离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离开人民群众的实践力量,生产、劳动和社会存在会成为空洞抽象的东西,历史唯物主义在理论上所揭示的一切都无从实现。

  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群众作为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党的一大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党的二大提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最大的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都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章规定,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党的群众路线生动体现于唯物史观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之中,表现为真心实意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帮助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的历史实践之中,统一于党领导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前进的历史奋斗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些无一不包含着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要求,也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时,毛泽东同志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长期执政的党。为了使党执政后永远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党在革命胜利之时向领导干部提出过三点要求,其中第一点要求就是时刻不能脱离人民群众、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党章提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以高度的历史清醒告诫全党。

  试想,脱离群众,势必严重削弱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严重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这也是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坚守人民立场,增强群众感情,践行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凝聚群众、行动上服务群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在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光明日报》( 2019年09月24日 05版)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