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聚志愿力量 铸军运辉煌——“小水杉”亮出中国青年风貌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聚志愿力量 铸军运辉煌——“小水杉”亮出中国青年风貌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10-23 03:5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特别报道】

  光明日报记者 夏静 张锐 章文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国军体健儿在水陆空展开激烈角逐,频频打破赛事纪录,精彩连连。

  聚光灯之外,身着白绿相间制服的军运会志愿者,同样绽放着别样的风采。他们是赛场突发状况时的“救火小分队”,是外宾参观时的讲解员,是观众迷路时的热心向导……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昵称——“小水杉”。

  用汗水为盛会添彩

  “为了让自己充满‘军味’,我每天靠着旗杆站军姿。为了让眼神看起来和军人一样坚定,我不断练习控制眨眼的频率,最高纪录是保持2分46秒不眨眼,为的是以最好的状态迎接中国代表团。”10月11日军运村开村仪式上,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大三学生秦玉萍为中国代表团举牌,英姿飒爽。此前,她参加过武汉马拉松、渡江节、城市定向挑战赛等6次大型赛事志愿服务。这次担任军运村升旗广场礼仪礼宾组志愿者,她付出了比以往更多的努力。

  军运会志愿者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赛会的志愿者主体是95后、00后,赛事志愿者全员开展军事训练,要让新时代的青年人知军爱军拥军强军。

  “我对军人有特别的情结,因为我父亲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士,获得过二等功。我的姥爷是一名烈士。”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大四学生赵雪琴,是军运村公共区域秩序引导员志愿者。她说,武汉市举办军运会,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青春最美好的年华,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能参与军运会的志愿服务,感到自豪和骄傲。军运会结束时恰逢她的生日,那将是很特别的生日礼物。

  在军运村,800余名“小水杉”在军运村欢迎中心、媒体分中心、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村委会、升旗广场等20多个岗位上,以专业、热情、年轻、自信的姿态,为各国嘉宾和运动员提供细致的服务。

  军运村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胡辉介绍,为了方便外国运动员就诊,中心安排十余名语言志愿者翻译,其中不乏北京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可以提供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等七种语言服务。

  据了解,在武汉军运会23万多名志愿者中,有2.6万赛会志愿者,主要服务于语言、场馆运行、应急处置、竞赛支持等13个大的志愿领域。

  用文化为友谊搭桥

  投壶、踢毽子、套圈……在军运村反兴奋剂教育拓展站,这些中国传统文娱项目让不少外国运动员兴致勃勃。

  “有一次,两名独腿残疾运动员来到教育站踢毽球,小小的毽球上下翻飞,运动员与我们的志愿者每一次惊险的接球、进攻,都让围观群众连声叫好。好几个国家的运动员都被吸引,主动参与进来一起踢毽球。毽球就像一个纽带,把我们联系在一起。”反兴奋剂教育拓展站志愿者张世林说,毽球和投壶是我国古代传统运动,外国友人对这些游戏的热爱也是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感到很自豪。

  在五环体育中心体育场一楼的民族文化体验馆里,风情各异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别具特色的各式民族乐器、栩栩如生的各族手工艺品、风味十足的民族特色小吃,赢得外国嘉宾连连赞叹。中南民族大学石榴籽志愿服务队的“小水杉”忙碌却不失热情,为大家讲述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彩。

  中南民族大学团委书记周刚表示,学校志愿者队伍虽然来自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但都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团结在一起,全力为军运会服务。

  由国际留学生组成的“洋雷锋”志愿队备受瞩目,来自哈萨克斯坦的保尔便是其中一员。在武汉大学攻读国际关系专业博士学位的他,平日喜欢阅读《论语》《孙子兵法》。“要通过自己的志愿服务,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了解武汉。”他说。

  为期10天的赛事仍在紧张进行,“小水杉”依然活跃在军运赛场甚至武汉市的各个角落。正如他们的名字“小水杉”所蕴含的深意,他们隽秀而富有活力,以新时代青年坚忍、热情、向上的姿态,践行“聚志愿力量,铸军运辉煌”的军运志愿者誓言。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23日 09版)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