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课本里的福建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课本里的福建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10-27 04:1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课本里的中国】

  光明日报记者 刘成志 高建进

  闽山苍苍,闽水泱泱。

  这里是红色圣地,先后召开两次古田会议,还是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这里是绿色宝地,获评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森林覆盖率连续40年位居全国第一;这里还是两岸福地,是两岸融合发展的最前沿、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这里就是八闽大地——福建。

课本里的福建

武夷山风光 余泽岚摄/光明图片

  福建,因古时境内有福州、建州两府,各取其首字而得名,简称“闽”,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毗邻,西北与江西接界,西南与广东相连,东南与祖国宝岛台湾隔海相望。

  群峰连绵,郁郁葱葱。福建依山而居、三面环山,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境内武夷山、戴云山、太姥山、冠豸山等大大小小的山脉不计其数,但名气最大的还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地武夷山。“武夷山在福建省西北部,那里峰峰有溪水环绕,溪水随山峰弯曲回转……武夷山的溪水绕着山峰转了九个弯,所以叫九曲溪。溪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溪底的沙石。溪水很静,静得像一面镜子。”(《美丽的武夷山》,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碧水丹山,九曲棹歌,武夷山的美如诗如画。“到武夷山游览,可以爬山,也可以坐在古朴的竹筏上,在九曲溪上绕着山峰静静地、缓缓地、曲曲弯弯地漂行。溪水轻轻拍着竹筏,青山徐徐从两边退去,人们会有一种入诗入画的感觉。”除了美,险是武夷山的又一特点。“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天游峰的扫路人》,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课本里的福建

闽南风(中国画) 冯远

  武夷山还留下过许多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东南沿海的武夷山是和台湾的阿里山连在一起的……奔腾的海水涌进了大沟,形成了台湾海峡。那断裂的大山,西边就是现在的武夷山,东边就是现在台湾的阿里山。”(《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传说中,被海水隔开的母女俩日思夜盼,希望早日见面。“妈妈爬上高高的武夷山顶,盼望女儿能早一天回到自己的身边……女儿被隔到海的东面,也时时想念着母亲……据说,日月潭水就是女儿想念母亲流下的眼泪!”

  作为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省份,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血脉相连,80%以上台湾同胞的祖籍都是福建。提到台湾,就不得不提到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他是福建南安人。“少年时代的郑成功,曾目睹荷兰侵略者在家乡福建沿海地区烧杀抢掠、残害乡亲。他从小就对荷兰侵略者十分憎恨。后来,郑成功成为统率千军万马的将领,便移师金门、厦门一带,决心进军台湾,赶走荷兰侵略者。”(《郑成功收复台湾》,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郑成功率领舰队渡海东征,经过英勇奋战,赶走了荷兰侵略者。“台湾同胞听说郑成功的军队到了,个个喜出望外。他们把粮食、海鲜、蔬菜和茶叶送来慰劳郑军官兵。高山族的酋长特地送来了鹿皮和兽肉,要见郑成功。郑成功赠给他们绸布和烟草,表示谢意。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人们载歌载舞,欢庆胜利。”(《郑成功》,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郑成功的伟大功绩,正如郭沫若所形容的,“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课本里的福建

三坊七巷(中国画) 林容生

  福建不仅有民族英雄郑成功,还有被渔民和船工广为信奉的神祇人物妈祖。“我的故乡莆田(福建)出生一位举世闻名的女神:妈祖。故乡的人们亦往往称她为姑妈……她谙医理、习水性;她为民众医治疾病;她出生入死,常于惊涛骇浪乃至天地为之昏暗、震撼的海啸中,拯救遇到海难的渔船,或者漂流而来的古代海上之客船……妈祖被代代奉为女神,绝非偶然。因为,实际上她代表我国人民的某些优良品质,其中包括护国庇民的品质,她之所以被神化,正代表了我国人民对于此等品质的无限尊崇和敬慕。”(《妈祖》,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

  近代以来,福建又走出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陈嘉庚、林语堂、林徽因等众多名人,他们身上浓缩了福建人“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进取精神。这种进取精神让福建人屡屡开风气之先,成为时代发展的弄潮儿。

课本里的福建

元代泉州港(油画) 时卫平

  从“下南洋”到“出海经商”,福建人从未停下闯荡世界的脚步,福建因此成为著名的侨乡,这里也诞生了许多情系祖国、投资兴业、造福桑梓的爱国华侨,陈嘉庚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十七岁时,陈嘉庚远涉重洋,到新加坡学做生意。凭着他辛勤的劳作和诚信的经营,生意渐渐兴隆起来。但是,远在异乡的他,却时时想念着自己的故乡——福建省同安县集美镇。”(《陈嘉庚办学》,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他在集美先后办起了小学、中学、师范,还办起了水产学校、航海学校、农林学校、商科学校……1921年,他又用自己的全部积蓄,创办了福建省第一所大学——厦门大学。这时的陈嘉庚已年近五旬,两鬓染上了斑斑白霜。他常常对人们说:‘要想让祖国立足世界,不受外国欺侮,必须从兴办教育开始。’”

课本里的福建

《陈嘉庚办学》(课本内页) 资料照片

  福建是客家人集中分布的省份之一,闽西和闽南是福建客家人的主要分布地区。“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底层是厨房兼饭堂,二层当贮仓,三层以上作卧室,两三百人聚居一楼,秩序井然,毫不混乱。”(《各具特色的民居》,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土楼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它外观的圆形。为什么是圆形?因为“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

课本里的福建

土楼家园(漆画·局部) 周榕清

  山海交响,福来福往。从“闽道更比蜀道难”的偏隅之地到通达世界的便捷门户;从经济发展落后省份到改革开放前沿;从生态底色好提升到绿色发展强……“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福建人创造了可歌可泣的历史。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八闽儿女正怀揣梦想,奋力绘就“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画卷!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27日 10版)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