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山东桓台:党校来到家门口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山东桓台:党校来到家门口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10-28 03:4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全面深化改革·百姓获得感】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冯帆

  “李老师,你可来了,俺村的党员一个也不少,都在等你讲课呢!”近日,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委党校副校长李锋来到田庄镇大寨村为该村全体党员上了一堂“不忘初心,做新时代合格共产党员”的党课,党员们不时报以热烈掌声,这是近来桓台县“党校进农村”活动中常见的一幕。

  今年来,桓台县委党校坚持“基层党员在哪里聚集,党校教育就往哪里跟进”,提出“支部建在连上,党校建在支部上”,深入开展“流动党校”进农村,创新做好面向党员群众的理论宣讲,把党校建设延伸到基层一线,把党校课堂搬到党员身边。

  零距离 与农村党员“面对面”

  桓台县扎实推进“流动党校”进农村制度创新改革,5月初在索镇任庄村正式启动,面向全县8个镇335个村的18000多名农村党员,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系列“送课上门”活动,实现党校教育与农村党员“面对面”“零距离”。

  当前,农村党员培训中,还普遍存在居住分散集中难、资源短缺学习难、计划不强落实难、形式单一见效难等问题。“在农村普通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更别说面对面听党校老师讲课了。”田庄镇大寨村党支部负责人说,“流动党校”进农村,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流动党校”进农村活动实践中,县委党校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农村党员教育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探索解决党员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等问题。与正在开展的全县基层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宣讲活动相融合,相互协调、一体化推进。与相关部门单位针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活动相融合,科学谋划、协同发力。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党校红星志愿服务队组织面向党员群众的“红润基层”宣讲活动,开展点单服务。与村党支部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相结合,发挥好党建“云平台”资源优势,提高了“送课上门”的质量和效率。

  强聚焦 精准培训“领头雁”

  “这期培训班结合新时代‘三农’工作实际,授课内容非常具有针对性,切合当前重点工作,拓展了我的思路,深受启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下一步我将勇于担当,把工作落到实处。”日前,果里镇后鲁村党支部书记王绍滨在全县村(社区)书记、主任培训班第二期培训交流时发言。

  今年来,县委党校把农村(社区)“领头雁”培训工程做成品牌,充分发挥党校“红色讲堂”作用,更好地回答农村党员干部普遍关注的问题,真正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行动。

  村(社区)书记、主任集中轮训中,县委党校立足结合农村实际、贴近基层需求,努力实现即学即用。《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基层班子建设、脱贫攻坚、如何妥善处置并解决农村信访问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农村集体经济合同规范清理和“三资”代理有关政策要求等专题,给农村“领头雁”们解了渴、释了惑。镇党委书记讲农村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村党支部书记谈班子建设及村级工作落实、组织去部分先进村进行现场教学,使大家心里亮堂了,路子明确了,干劲更足了。

  长流水 让党的创新理论“润心田”

  “宣讲‘轻骑兵’,次第镇村行。传播新思想,红色润基层。”这是一名老师在宣讲后即兴创作的小诗。县委党校积极做强“红润基层”理论宣讲团牌子,做好全县基层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理论宣讲。

  同时,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不断壮大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进主体班、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把理论武装做到家,把党的声音送心上。立足站好面向党员群众、基层一线的大讲堂,讲好“地方话”,做足“接地气”功课。挖掘地域历史文化资源持续打造的“新城王氏家族家规家训、王渔洋文化廉政思想”专题,成为了品牌课,广受欢迎。

  桓台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陈峰表示,近年来,在全校持续推动形成学习、研究、民主、向上的工作理念,大大激发了广大教职工对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感情,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贡献党校智慧和力量。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28日 08版)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