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劳动教育的内涵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劳动教育的内涵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10-29 04:4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链接】

  劳动教育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创新。但是至今部分教师、家长还是对劳动教育的内涵有所误解。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劳动常常窄化为参与简单的体力劳动,致使劳动教育成为与脑力劳动、日常学习无关的活动,被认为是学生的额外负担,也因此使劳动教育的价值没有得到彰显;劳动教育还被等同于技艺学习、娱乐活动、惩罚手段。这些现实畸变都和对劳动教育的内涵缺乏深度解读有关。

  《教育大辞典》从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劳动素养出发,将劳动教育定义为“劳动、生产、技术和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使学生获得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

  对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教育哲学奠基人黄济先生认为包含生产技术劳动、社会公益劳动、自我服务(生活自理)劳动等方面的教育。这一划分是从人的属性所表现的关系出发,分别对应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三种关系的协调发展决定人的三种属性均衡发展,决定人的整体属性的发展。而三种属性提高的过程就是人相应属性的工具性和价值性统一的发展过程。

  劳动教育内涵的另一方面是劳动教育最终指向的结果——学生的劳动素养。黄济认为从基本素养来看,包含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方面的教育。学者檀传宝也从劳动素养方面界定劳动教育,认为劳动教育是以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并指出良好的劳动素养包括确立正确的劳动观点、积极的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形成劳动习惯、有一定劳动知识与技能、有能力开展创造性劳动等。可见,学生劳动素养集劳动价值观、劳动习惯与劳动知识与技能于一体。前者实际上是根据人类劳动属性的划分,从而产生对应的劳动教育内容,对劳动教育实践的展开具有较强针对性。后者是从人类生存需要的素养角度去界定,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劳动教育的内涵。

  数字时代的劳动教育呈现出新特点,劳动教育是基于体力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探索性创新劳动、艺术审美性劳动的实践活动,内容涵盖家庭生活中的独立生活、学习中的实践与动手操作、社会中的公益性活动以及各种职业劳动等。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29日 13版)

[ 责编:李丁丁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