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将精诚注入医者之心——徐州医科大学教书育人的初心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将精诚注入医者之心——徐州医科大学教书育人的初心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12-12 03:1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昕宇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这是徐州医科大学新生的入学第一课。从《大医精诚》中他们找到了答案:“所谓行大医者以解决众生疾苦为大,然而只有具备精诚者,可承大医之名。”所谓精,要有精湛的医术,必须“精勤不倦”。所谓诚,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不得“恃己所长,经略财物”。在这精诚之中,渗透出徐州医科大学的不改初心。

  课程思政,感悟医者仁心

  现如今,徐州医科大学承担了江苏省约三分之一的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任务,全国85%的三甲医院都有徐州医科大学麻醉专业的毕业生。卓越的成绩和学校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贯彻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息息相关。思政课程让学生牢记一名医者的初心与使命,而课程思政旨在通过亲身感悟培养学生做有品格、有担当的徐医人。

  “那是你生命的再次续航,那是你铸就的希望之路……”徐州医科大学的学生在徐州市遗体器官纪念园里宣誓,向捐献者致敬,为生命礼赞。

  “我们学习人体解剖课程的第一课就是向我们的大体老师献花和鞠躬,感谢他们为医学作出的贡献。”徐州医科大学学生代表何凌宵说,“能突破传统葬殡风俗,将自己遗体献给医学事业,是很伟大的决定,我们对大体老师永远心存感激。”

  作为医学生,同学们深知遗体对医学的重要性和稀缺性。让学生们认识到这些器官遗体志愿捐献者的义举,也成为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感恩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

  学校护理专业的学生朱紫璇告诉记者,在学校组织的多次走访乡村医生活动中,他们看到了乡村医生扎根基层,无怨无悔的医者仁心。“我们走访淮安十里村时遇到了安玉平、马承乾这对乡村医生。”他们共同扎根基层,从事医疗卫生事业已有30多年,工作辛苦但收入微薄,他们口中说着累,却能24小时随叫随到。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呵护着百姓的健康,只因为简简单单的“可以救人”。看到安玉平说起“可以救人”时脸上洋溢起的笑容,朱紫璇真切地感受到了无数医者救死扶伤的骄傲。

  安玉平与丈夫早已经接近退休年龄,谈及退休后的打算,他们真挚地说:“基层医疗卫生如果缺人,我们就会一直干下去,直到不能干!”

  课堂思政润物细无声,太多无悔的爱一次次给医学生们带来直击内心的触动,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将医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初心牢牢铭记。

  专注科研,锻炼一颗恒心

  科研二字,对徐州医科大学的同学们并不是个陌生的话题。这得益于学校多年来开设的科研大咖面对面、科研学术沙龙等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们直接得到知名教授和科研专家的宝贵经验,在面对面交流中感悟科研心得,交流科研经验,做到真真切切地了解科研,喜爱科研。

  学校的2014级学生王虎,在本科期间就进入了学校的科研实验室,跟随特聘教授孙莹导师开展科研项目,至今已4年有余。回想起自己刚刚走上科研道路的感受,王虎说:“刚入学时我还懵懂,心想:科研,离我们多么遥远,那不是有学历、有资历、有经验的专家干的事吗?”通过学校的科研项目,一个个刚步入学业的懵懂少年点燃了科学研究的热情,科研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科研是一次长跑,四年里,我与导师起早贪黑地构建并实施一个又一个课题。四年里,我牺牲掉了所有的周末、假期。多少次实验室最后一盏灯总是被我熄灭,多少次我与孙老师讨论问题到深夜一两点钟,多少个腊月二十九我才匆匆提着行李往家赶。”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项目成果荣获挑战杯全国二等奖。

  科研的过程是探索的过程,更是求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不仅是授人以鱼,更是授人以渔。

  徐州医科大学副校长曹君利根据自己多年的科研经验为青年学生的科研工作提出了3点建议:一是尽早确定研究方向,不管起步有多难,坚持积累就会有收获;二是遇到瓶颈时不放弃,思维上的突破比研究结果本身更重要;三是临床研究达到的最佳效果就是转化,让研究成果真正地回馈于临床、造福于患者。曹君利指出科研工作没有捷径,不可能一蹴而就,青年人要树立明确的目标,坚守成功的信念,不断积累经验,坚忍不拔地走下去,一定会取得成功。

  跨越山海,牵起赤诚的爱心

  徐州医科大学把培育优秀医学人才,服务人民群众健康作为永恒的初心。从61年前的第一代徐医人,“以身试药”用生命验证“麻沸散”的王延涛教授,到中国麻醉学事业的创始人曾因明教授,到用“精准外科”扛起“健康中国”大旗的董家鸿院士……一位位徐医人,用舍小我为大家的精神造福了全国各地的医疗事业。

  10月23日,徐州医科大学西藏临床学院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揭牌。随着校院双方负责人在战略合作协议书上郑重地签下名字,徐医人的肩上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目前在校读书的共有123名西藏籍学生,学校致力于培养并支持西藏学生在学成后回到家乡,促进当地医疗服务。改变以往西藏地区医生流动量大,不稳定的情况,真正变“输血”为“造血”,帮助当地医疗机构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发展”的好医生。

  对这些过去普遍接受藏语教学的西藏籍学生,学校采取了细致入微的普通话教学。学习中专业术语多,理解有困难,老师就专门指导,一对一开小课,确保每一位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的西藏籍学生旦增玉珍表示:“我希望自己能返乡实习并工作,服务家乡的医疗卫生事业。我也将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在汉语表达和英语学习上苦下功夫,为未来就业夯实基础。”

  徐州医科大学的2006届介入放射科的藏族学生雷彦明,如今是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放射介入科微创治疗室唯一的主任医师。在放射介入科工作时他需要严密的放射防护,铅衣、铅围脖,22斤装备上身,腰上还得再扎上一条绑带,分散脊椎负重的压力。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他带领的团队数十年间攻克了无数肿瘤性疾病的疑难杂症。使得西藏自治区的患者在发现肿瘤等复杂疾病时,在当地就能获得救治,不用被反复转送,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实现了患者“大病不出藏”。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12日 08版)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