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年终盘点 知识分子·感动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年终盘点 知识分子·感动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12-27 07:5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编者按: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温暖前行。

  共同走过的2019,见证着知识分子群体永不停歇的脚步。

  这是共同奋斗的2019 ——他们的面孔看起来疲惫沧桑却充满力量,他们的故事听起来平凡至极但感人至深,他们的精神感天动地又催人奋进。他们是科学家、工程师、“大国工匠”,他们也是乡村教师、基层医生、一线文艺工作者,他们更是在平凡岗位上挥洒汗水、辛勤奋斗的你和我。

  正是千千万万平凡又不凡的我们,把出彩人生熔铸复兴伟业,把个人宏图施展追梦征程,我们才无愧于这极不平凡的2019,无愧于这伟大的新时代。

  希望在心底升腾,梦想在大地扎根。本版集纳来自文艺、科技、医卫、教育、法律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分子代表,约请采访过他们的光明日报记者以记者感言的形式,重温那份感动,重拾那份信念,为共同的梦想再启新程。

  高倍放大镜里的坚持

  光明日报记者 卢璐

年终盘点 知识分子·感动

  张晋藩 资料图片

  提起张晋藩先生,我脑海里最先闪现的,是那个静静躺在书桌上自带光源的高倍放大镜。

  2019年初春,微寒,晋藩先生在家中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谦虚、儒雅,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

  年近90的他,斜倚沙发,耐心等待着我们架起机器,调好灯光。

  在他身旁,立着一个两米高的书橱,里面陈列着中国法律史学的几部扛鼎之作,浸透着晋藩先生和几代法制史学研究者多年的心血,也是新中国70年来法制史发展的缩略。望着眼前这位多年来致力于重塑中华法系的学者,很难想象,在人手不足、经费短缺的当时,靠仅有的人力整理数千年纷繁芜杂的法律资料,困难到底有多大。

  谈及近年的工作时间和生活起居,晋藩先生说,“我一直都是早上8点半准时工作。现在写东西的时候手有点发抖,就写个大纲,再找学生来,我口述他打字。”

  高倍的放大镜,是我在晋藩先生的书房里看到的,在满满当当的手稿和大部头著作中,它尤为醒目。

  由于双眼患黄斑病变,这些年晋藩先生只能依靠放大镜勉强阅读,却依旧保持每天四五个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如今,他在担任国家重点项目“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理论体系研究”带头人的同时,还进行着新版民法史的写作。

  采访的尾声,我们抓拍到一个画面——晋藩先生站在窗前,拿着放大镜翻阅资料,一页又一页。阳光从窗外倾泻,在他的身影里,我读出了来自历史深处的责任感。

  从战火纷飞中走来,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中前行。几十年如一日,晋藩先生坚持为中国法制史建设和人才培养作着不懈努力。70年风雨兼程,正是有了这群有信仰、有力量的老一辈知识分子,我们的国家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在国际上才更加扬眉吐气。

  人物简介

  张晋藩,1930年生,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家重点学科法律史学学科带头人,出版、主编《中国法制通史》《中华大典·法律典》等多部专著和教材。

  携上“显微镜”重走大运河

  光明日报记者 王国平

  观察徐则臣的写作历程,发现他的文学创作在文体上富有秩序感,先是短篇小说,再是中篇小说,进而长篇小说。中间也偶尔打个岔,写写童话,练练书法,稍事休整,还是要回来的,总体的运行线路向前递进,维持着基本的平衡。

年终盘点 知识分子·感动

  徐则臣 资料图片

  这种写作上的平衡感,让徐则臣给人留下一种踏实感。他的长篇小说《北上》,是把京杭大运河当作主人公来写。他原本以为自己对大运河是熟悉的,但这次他发现,过去的那种熟,是望远镜下的熟,运河只是自己以往不同小说的故事背景,现在《北上》让大运河从背景走到前台,成为主角,望远镜里看见的不够用了。他就干脆披挂上放大镜和显微镜,要把镜头下运河的边边角角、具体而微处全看清楚。于是,从2014年开始,他重走运河,抛弃“到此一游”的观光心态,而是带着眼睛、智商、想象力和纸笔走,“我看,还要看见,更要看清楚,看清楚河流的走向、水文,看清楚每一个河段的历史和现在,看清楚两岸人家的当下生活”。

  在写作上,徐则臣成了一个“实证派”,他希望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屡屡南下,为他建立起对京杭大运河的整体感。闭上眼,他就能看见大水经行之处的地形地貌,看见水流的方向和洪波涌起的高度,由此也能推算出1901年春夏之交,意大利人小波罗乘船穿行某段河道可能需要的时间。

  为了写作《北上》,徐则臣下的是笨功夫,也是硬功夫。当他再度坐到书桌前,运河的涛声、歌声、心声,在他的心底静水流深,一路行走沉淀下来的知识、思绪、情感,让他的行文更通达、更稳健、更深邃。

  茅盾文学奖的授奖词中写道,《北上》的作者“以杰出的叙事技艺描绘了关于大运河的《清明上河图》”。向历史、向自然、向土地保持着敬意的徐则臣,领受着文学对他的馈赠与敬意。

  人物简介

  徐则臣,作家、小说家,现任《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凭借长篇小说《北上》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担当比医术更珍贵

  光明日报记者 严红枫

  2019年5月18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总书记,我又能看书啦”——“老阿姨”龚全珍眼科手术记》,文章讲述了著名眼科专家姚玉峰给96岁的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成功实施高难度眼科手术,重获光明的龚全珍欣喜地向习近平总书记报喜,总书记很快批示表达关爱的经过。

年终盘点 知识分子·感动

姚玉峰 资料图片

  作为手术过程的全程经历者和采访者,我在收获喜悦的同时,也禁不住感慨万千!手术结束时,记者一行三人眼里都噙满了泪水。这泪水,既为老人的手术成功感到高兴,也为手术过程的惊心动魄又成功完成而松了口气,更为主刀医生姚玉峰手术中所承受的巨大压力而心疼。

  那一瞬间,我的脑海里突然闪现一年前,中船重工集团719研究所党委书记曹明江专程来杭州,祝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手术成功时说的那番话:“我们感谢姚主任顶着巨大压力,主动承担起黄旭华院士的治疗责任。这充分展示了姚主任的精湛医术、人格魅力和一位优秀医学科学家的担当!”

  这次,“老阿姨”的手术比黄旭华的难度更大、风险更高、压力更重:96岁高龄、5级硬核、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姚玉峰更没有任何退路!

  手术前,面对同行、亲友的劝阻,姚玉峰动情地说:“透过老阿姨浑浊的眼睛,我看到老人对光明的深切渴望。我若不担当,就意味着我放弃做医生的责任!我要通过手术让老阿姨重见光明,传递我对老英雄、老模范的敬意!”

  在姚玉峰身上我看到:比医术、技术更珍贵的,是这份情怀、责任、勇气和担当!

  人物简介

  姚玉峰,浙江大学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角膜病和屈光学专家,创建了被国际命名的姚氏法角膜移植技术,是中国用三焦点人工晶体治疗老花及白内障的第一人。

  在“创新的春天”里奔跑

  光明日报记者 常河

  采访潘建伟,很难,因为他很忙。

  采访潘建伟很享受,因为他的每一句话都是心底透出的光。

年终盘点 知识分子·感动

  潘建伟 资料图片

  “鬼魅般的超距作用”,爱因斯坦这样形容量子纠缠。在量子物理的世界中,两个或以上处于纠缠态的粒子无论相隔多远,都能“感知”。而在潘建伟的世界里,相互“纠缠”的一个是他本人,另一个叫作“初心”。

  作为国际上量子通信实验领域的开拓者和先驱之一,潘建伟在浙江东阳中学读书时,受到乡贤、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科技报国事迹的感召,明确了自己对物理的兴趣和科技报国志向——成为科学家,用科学为国家做点事情。在这里,他的初心开始萌发。

  考入中国科技大学,近距离感受到严济慈、郭永怀等前辈的家国情怀后,“为了国家的科技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成了他不竭的追求。在这里,他的初心开始扎根。

  赴奥地利留学,第一次见到蔡林格教授,被问及梦想是什么时,潘建伟说:“在中国建一个像您这样的世界领先的量子光学实验室”。在这里,他的初心正在绽放。

  从首次实现五光子纠缠和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到“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上天,从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原型机到世界首条远距离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开通,蹚过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经验的“蛮荒之地”,科学家跋涉的身影和国家的科技实力已经密不可分。

  “我爱科学,更深爱着祖国。”这个时候,他的初心和使命已经融为一体。

  心若向阳,万物生光。改革开放初期被誉为“科学的春天”,而潘建伟把当下称之为“创新的春天”。显然,他就是在中国大地上、在“创新的春天”里奔跑着的无数科学家中的一个。

  人物简介

  潘建伟,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入选《自然》2017年十大科学人物、获称“量子之父”,获《时代周刊》2018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荣誉。

  从城市到乡村的“逆行”

  光明日报记者 李建斌

  从2016年4月第一次采访贺星龙,就被他的坚守深深感动。贺星龙坚守的山西省大宁县徐家垛乡地处吕梁山腹地,这里沟壑纵横、梁峁交错,自古就是苦瘠之地。出生在这片土地上的贺星龙,2000年从运城卫校毕业后毅然返乡当了一名村医。

年终盘点 知识分子·感动

  贺星龙 资料图片

  不要说20年前,就是现在,生活在山里的人只要有一点机会,第一选择肯定还是离开大山,到外面去谋生活。因为同样生长在吕梁山里、年龄又相仿,记者特别理解贺星龙当初选择回乡时要有多大勇气和决心。第一次采访贺星龙,我们的交流就是从“回乡”开始的。记得当时,贺星龙坐在院子里的石头上,看着远处的大山,好大一会儿才说:“我不能辜负了乡亲们的恩情!”的确,贺星龙1996年上卫校时的第一笔学费3025块钱,是全村人你家三十元、我家五十元凑出来的。这份恩情,值得他用一生来回报。

  一年之后,再次与贺星龙回忆当年从城市到乡村的“逆行”,他说:“守着乡亲们,钱是没挣下,但咱活下了4000多个乡亲的心,值了!”这一年,贺星龙光荣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他的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在为乡亲们看病之余,他还竭尽所能地帮乡亲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利用自己的“名人”身份,联系了一个电商平台来村里观摩,签订了苹果销售合作协议。

  “咱就是个乡村医生,干了点微不足道的事,与其他人相比贡献太少了,拿了这么多荣誉心里不踏实。”今年10月见到贺星龙后,记者感受到他的人生境界再一次升华:“我不仅是一名乡村医生,还是一名党员,我的任务是服务好乡亲们。”

  人物简介

  贺星龙,山西省大宁县徐家垛乡乐堂村乡村医生。19年来,他恪守“24小时上门服务”的出诊承诺,一个电话,随叫随到,骑坏7辆摩托车,用烂12个行医包,累计出诊约17万人次,免收出诊费35万余元,为五保户患者免费贴补药费达4万元。

  静水深流的美丽

  光明日报记者 胡晓军

  2014年获评全国模范教师,2015年获评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2016年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019年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支月英的身上,有着无数光环。但她始终说:“我就是个平凡的人,做了平凡的事,尽了一个人民教师应尽的责任。”

年终盘点 知识分子·感动

  支月英 资料图片

  支月英的日常所为,的确平凡: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刮风下雨了,结冰打霜了,把孩子们一个个送回家;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家长不让孩子上学,便为学生垫付学费;以前学校不通班车,每逢开学,步行二十多里山路把孩子们的课本、教具等肩挑手提运上山;为提高教学质量去自学去参加培训,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

  然而,当把这平凡的日常所为与悠长的岁月相叠加,就绽放出了静水深流般的美丽。

  教了一年又一年,学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扎根”与“坚守”,成为支月英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我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才能有希望。”支月英用自己近四十年的韶华,在深山中播撒“读书种子”,她的收获是:山花开了,总有孩子给她采来最香的一束;山果子熟了,总有孩子用书包带来最甜的一捧;她生病时,总有孩子带来一个个滚烫的熟鸡蛋;逢年过节,总有乡亲们送来自己舍不得吃的东西……

  支月英将自己平凡的足迹和汗水,深深地镌刻进了大山里、小溪里,也深深地镌刻进了山民们的脑海、孩子们的心底,凝结成一种深刻的平凡。

  于是,成就了不平凡。

  心系群众、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无私奉献,平凡的支月英用她的平凡所为印证了这段话——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人物简介

  1980年,时年19岁的支月英来到了位于大山深处的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任教。39年来,从“支姐姐”到“支妈妈”再到“支奶奶”,她一直在山旮旯里坚守。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27日 10版)

[ 责编:曾震宇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