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2020年,这些大事关乎国、关乎家、关乎你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2020年,这些大事关乎国、关乎家、关乎你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1-02 03:4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智库答问】

  编者按

  “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刚刚过去的2019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所表述的那样:“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已经迈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中华大地,哪些重大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哪些关键节点应当高度关注?新年首期《光明视野·智库答问》特邀专家分析展望,与您共同擘画美好图景,凝聚前行力量。

2020年,这些大事关乎国、关乎家、关乎你

  空中俯瞰浙江湖州市织里镇上林村。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神州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新华社发

2020年,这些大事关乎国、关乎家、关乎你

  山东蒙阴县云梦湖生态区东汶社区的养老院中,两位老人在院子里下棋。新华社发

  经济建设: 以改革精神定位 全年宏观经济政策  

  光明智库: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2020年,实现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您认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020年,这些大事关乎国、关乎家、关乎你

刘元春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

  2020年,中国经济虽然在各种体制性、结构性和周期性力量的作用下将持续承受下行压力,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强大的弹性、韧性以及部分下行周期力量的逆转,下行幅度将逐步收窄,宏观经济依然会在合理区间运行。基础性、全局性改革仍是解决目前各类深层次问题的关键。因此,不能因短期下行压力而失去战略定力,要全力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从基础性制度改革层面着手,持续释放新一轮制度红利。

  必须进一步梳理各类问题的边界,区分短期波动问题与中长期增长问题之间的差别,区分外部冲击与内部冲击之间的差别,分类使用需求管理政策、结构性调整政策以及基础改革政策。必须对周期性波动进行宏观调控,防止经济波动过大。对于中长期增长问题要采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持续培育新增长点和新动能;对于资源配置扭曲必须进行结构性改革,以减少市场摩擦,恢复市场功能;对于涉及基本利益冲突、大的制度扭曲问题,必须进行基础性改革。

  改革的核心是要建立各类改革主体愿意改革、能够改革的改革动力体系。新一轮改革必须注重激励相容、权责统一原则,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改革主体建立不同的第二轮改革红利分享机制和改革成本共担机制,全面激发各类主体的改革积极性。要重新界定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的边界,一方面防止过多、过细的顶层设计完全约束了基层创新的空间和活力,另一方面也要防止过多的基层创新导致改革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

  要全面总结5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就和经验,推出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已经基本顺利完成,“三去一降一补”的内容、目标、手段都需要阶段性的大调整。第二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当以“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以市场化和法制化工具为主体。解决各种供给侧问题必须配合大改革,不能割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以及所有制”之间的关系。

  要以改革精神来全面梳理和定位2020年的宏观经济政策。要对相关政策进行分类,防止各类政策在目标配置、工具选择上出现错配;宏观经济政策要定位于配合“大改革、新开放”,为新一轮改革开放创造必要的宏观经济环境,强化底线管理,全面缓和各种短期冲击。

  政治建设:开辟“中国之治”崭新未来  

  光明智库:2020年,如何在加强国家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上下更大功夫,使我们的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

2020年,这些大事关乎国、关乎家、关乎你

姜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姜辉:

  首先,要充分认识创造“两大奇迹”的制度奥秘。经过70年的探索发展,我国形成了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这两大奇迹交相辉映、相辅相成,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极为罕见,任何不带偏见的人都不会否认这个事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科学概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涵盖了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各领域各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韧性、活力和潜能,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最大优势为统领、各方面优势各展其长、整体优势汇聚彰显的“制度优势群”。

  制度稳则国家稳,治理强则国家强。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范围内的制度竞争更加复杂、更加激烈,“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在任何挑战与冲击面前,我们必须头脑清醒,保持战略定力,绝不自失主张、自乱阵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在社会制度建设上提供了全新选择,不断丰富和创新着人类制度文明。

  其次,要做到坚定制度自信与推动制度创新的有机统一。

  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制度是具有统领地位的根本领导制度。

  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要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既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把握党和人民在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走过的道路、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要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制度建设和国家发展。

  必须推进全面系统的改革。全力推进以实现总目标为主轴的所有领域的改革,解决好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必须借鉴世界优秀制度文明成果。当今世界,各种社会制度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在融合交流中比较竞争,要尊重制度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学习借鉴各民族创造的优秀制度文明成果,使我们的制度博大深厚,引领时代。

  文化建设:展现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  

  光明智库: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才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2020年的文化建设,您最关心哪些?

2020年,这些大事关乎国、关乎家、关乎你

沈湘平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湘平: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先进文化总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鼓与呼。展望2020年的文化建设,我最关注两大问题。

  一是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对于全民的可及性和有效性。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一些地方已率先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20年“冲刺”的重点在于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贫困问题和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问题在区域、群体上有着很大的重合。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在于补齐短板,真正把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与集中连片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把建设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实现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互联互通、向“补短板”倾斜,扩大基层文化惠民工程的覆盖面。

  二是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的文化精品创作问题。202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迎接建党100周年必然成为2020年文化建设的重要主题。如何总结、呈现、礼赞100年来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如何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的党的执政规律,如何创作更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优秀作品等,都对我们的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相信广大思想文化工作者一定会以高度的文化自信、饱满的创作激情生产出更多精品力作,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展现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广大人民群众也一定会充分发挥自身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共创共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新图景、新气象。

  社会建设:以制度化建设保民生、促发展   

  光明智库: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展望2020年的社会建设,重点应放在哪里?

2020年,这些大事关乎国、关乎家、关乎你

郑功成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

  2020年,我国社会领域制度建设将加快步伐,进入制度化建设新阶段。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至少有如下三点。

  在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加快构建应对相对贫困的长久机制。2020年我国将宣布消除绝对贫困与区域性贫困现象,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效,更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创造的人类发展奇迹,但这并不意味着贫困现象不复存在。虽然温饱问题不再是社会问题,但因为个人素质、发展机会差异以及地区、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等因素,总会有一部分人处于相对贫困状态,这决定了反贫困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因此,要适应脱贫攻坚后的民生发展需要,就必须在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构建起应对相对贫困现象的完整的长久机制。对此,关键是要加快健全综合型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创新新时代扶贫机制,以确保低收入困难群体在获得基本生活保障的条件下走向小康,并获得不断发展的能力与机会。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条件下,促使中国特色的民生保障制度不断走向成熟。一是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将带来一系列深化医疗保障改革措施的出台,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将步入日益成熟的发展阶段。二是加速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伴随中央调剂金制度的力度加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走向统一,进而在普惠、公平的原则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快发展养老服务、儿童福利事业。不仅要进一步完善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做好全面发展儿童福利事业的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而且要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市场主体与社会力量,在适应人口结构变化与流动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对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

  社会建设关系到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尤其需要通过立法来赋权、明责、稳预期。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审议和修订一批重要法律法规,开展一系列执法检查以及专题调研,推动现有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

  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显现质的改观 

  光明智库: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优先领域。关于2020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您怎么看?

2020年,这些大事关乎国、关乎家、关乎你

潘家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

  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涵盖三个方面:生态保护、污染控制和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的客观标准是生物多样性富集度高,物种不致灭绝;污染控制的要求是天蓝地净水清;资源节约则旨在实现可持续利用。生态文明建设不是限制发展,而是要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荣的状态。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长期以来存在一种片面理解,认为其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实际上,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三重倒逼机制,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淘汰落后的过剩产能,或对其进行升级改造;二是环境安全、饮食安全等标准提高,反作用于相关领域的生产流通;三是环境中性、环境正向的产品和产业实现规模扩张,例如风能、太阳能等。这三重机制对于投资和增长的倒逼作用,在2019年已现端倪,2020年将加速放大,成为新的增长点、就业源。例如,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超105万辆,为第二名美国的三倍。可见,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2019年,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突破性进展。京津冀PM2.5状况好于预期,食品安全水平全面提升。2020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望迈上新的台阶,显现质的改观。原因在于:传统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产业的排放增量实现负增长;有效治理使污染物存量净减少;环境中性、环境正向的产业投资和就业稳步增长。例如,许多城市2019年已基本消除城市劣五类和黑臭水体;华北地区地下水位止跌回升;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趋于完善。

  (本版素描均为郭红松绘)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胜、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02日 07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