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新时代奋斗者,让梦想照进现实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新时代奋斗者,让梦想照进现实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1-09 05:2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经济界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说“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如果说2019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硕果累累,那么新时代的奋斗者无疑是这些果实当之无愧的浇灌人。这里有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有文化扶贫的村干部,有快递队伍中的大学生,有见证了国人消费升级的导游,也有带领国之重器走向中国创造的企业家……改革创新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平凡人的奋斗轨迹凝结成中国前行的硬核力量。

  步入2020年,奋进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埋头苦干的身影交织着创新创业的热潮。本期《经济广角》版聚焦不同领域的劳动者群体,倾听他们脚踏实地、勇于追梦的故事,让梦想照进现实,以实干赢得未来。

  大学生快递员迈上职业发展新台阶

  光明日报记者 訾谦

  2019年对于中通快递新疆乌鲁木齐天山区三部网点负责人侯苗苗来说,是收获颇丰的一年,不仅自己的收入提升了,还将网点搬进了更大的新门店。“我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快递带给我的。”面对记者的采访,侯苗苗笑着说。

  2012年,还在新疆大学读大二的侯苗苗在电商潮流的影响下,开始了网购。“第一次取快递时,我和快递小哥聊了几句,发现小哥的收入还不错,工作也很充实,当时就感觉快递行业的潜力挺大。”侯苗苗说。

  接下来,侯苗苗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新疆电商发展的情况。在他看来,在网购时代,快递和电商已经互为依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侯苗苗和两位同学一起,向家人借钱合资购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三人承接了学校南校区的快递派收业务。

新时代奋斗者,让梦想照进现实

复兴号动车组在雪中疾驰。 唐哲摄/光明图片

  “每天上午,没课的同学开着面包车去网点提货,回来后编辑取件信息一一发送,一般下午一点半到三点半是同学们的取件高峰期。我们每天派两百多件,一个月可以赚1万多块钱。”侯苗苗表示。这样忙碌的日子持续到大三,随着课业愈发紧张,三人只得离开快递行业。

  然而,一年半的快递工作经历,让侯苗苗对快递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季和朝九晚五的职场生活,侯苗苗更希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时,我的脑海里只有干快递一个想法”。

  2014年年底,得知中通快递天山区三部网点正在转让的消息,侯苗苗毫不犹豫地向家人和朋友借了20多万元,承接了这个网点的经营权。四名快递员,四辆电瓶车,一台旧电脑,侯苗苗又当司机又当客服。创业头一年,收益还不够支付房租、油费和员工工资,但他一直坚信“只要熬过去就会有转机”。在侯苗苗的坚持下,第二年网点开始盈利。去年初,天山区三部网点搬到80平方米的新门店,侯苗苗还花近4万元购置了一台安检机。“门面大了,设施齐了,才能更好地施展‘拳脚’,让客户更加满意和放心。”侯苗苗说。

新时代奋斗者,让梦想照进现实

大瑞铁路怒江特大桥日前合龙。 新华社发

  随着科技的进步,快递服务也在升级变化。“现在的数字化装备和以前不一样了,蓝牙打印、电子秤等都已成为快递员的随身标配。”侯苗苗表示,现在快递员也可以评职称了,最高可以评“快递行业正高级工程师”,所以只要有梦想、不放弃,每个快递员都能迈上职业发展的新台阶。

  大学生跑快递折射出新型的就业观念。“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铁饭碗、坐办公室对于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来说不再是第一选择,有挑战、有前景的新兴领域逐步受到关注。相信在2020年,快递员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侯苗苗说。

  文化扶贫振奋贫困户的“精气神”

  光明日报记者 李慧

  “这么多年来,村子里还从没这么热闹过呢!”前不久,一场热闹非凡的汇报演出在湖南省定贫困村浏阳市葛家镇玉潭村上演。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演员们来到玉潭村,开展2019市县级院团送文艺进贫困村巡演。

  舞台前,近千名群众欢聚一堂,欣赏艺术团带来的花鼓戏、歌舞、戏曲联唱、弹词等精彩演出,展示出精准扶贫新成就和农村文明新风貌。

  演出中,小品《山那边人家》引起了许多贫困户的共鸣。小品以诙谐幽默的方式,讲述了扶贫工作队员通过不懈努力,使贫困户实现了由“麻坛宿将”到“脱贫之星”的转变,思想上也从“不想脱贫”转换为“我要脱贫”,最终奋进脱贫的故事。贫困户皮大爷看完演出,感慨地说道:“看了今天的演出我深受触动,脱不脱贫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努力!”

  “这次演出让我们村里有了新气象,贫困户也有了新面貌,我相信其他文化资源和致富项目也会一个接一个到来!”玉潭村党总支书记裴方全说。

新时代奋斗者,让梦想照进现实

劳动者为城市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华社发

  文化扶贫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引导群众树立“贫穷坐不住、睡不安、等不得”的观念,将脱贫斗志、脱贫信心送到贫困群众心里。

  在葛家镇新宏村,就有一支送“文化”的演出队,队员由村民、贫困户和扶贫驻村帮扶干部组成,他们个个秀绝活、亮才艺,对文艺表演乐此不疲。新宏村扶贫驻村干部黄艳辉就是其中的一员。

  “驻村工作队坚持‘扶贫扶志扶智’的原则,在‘看不见的地方’发力,通过丰富贫困户的精神生活,增强他们脱贫的信心和决心。”黄艳辉说,“以前几个贫困户都比较内向、自闭,不喜欢和大家沟通,后来跟着大家一起唱歌跳舞,人也活泼了,家庭氛围也更好了。”

  葛家镇党委书记戴圣伟介绍,为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葛家镇还举办了决胜脱贫攻坚誓师大会,对评选出的10名积极向上、不等不靠、勤劳脱贫的奋进典型进行表彰。他们中,有的贫困户身患重疾仍奋发图强发展养殖;有的身残志不残,立志勤劳脱贫;有的身兼数职,靠双手撑起家庭……

  丰富的文化扶贫途径,让更多的贫困群众看到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和身边的脱贫致富典型,“精气神”得到极大的提升。“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勤奋,就会成功走向致富之路。”贫困户罗席云说。

  2019年以来,驻村工作队指导罗席云加入了湘天科技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当地特色农产品鸡肠子辣椒,同时他还享受到小额贴息贷款,贷款5万元购置了犁田机、碎粉机为当地村民服务,当年的收入已达2万余元。

  旅游消费方式在悄然改变

  光明日报记者 鲁元珍

  这两天,刚刚带着十几名游客走完西安的导游刘力还未来得及休息,就又接到了新的任务。“春节假期快到了,我们很快要忙起来了。”他说道。今年40岁的刘力已经在陕西从事导游工作近20年了,回想起最近几次带团的经历,他不禁对这些年游客的变化充满了感慨。

  “西安旅游这两年越来越火,团里多了不少年轻游客。他们有的是奔着网红景点、网红小吃而来,但更多的还是被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底蕴所吸引。”在刘力看来,来这里的游客选择跟团、请导游,就是为了能听导游讲解更多历史文化知识,这无疑对导游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时代奋斗者,让梦想照进现实

脐橙产业已成为贵州省榕江县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之一。刘进银摄/光明图片

  刘力记得,他刚开始工作时,外地游客并不算多,游览路线一路沿着城市的著名景点行进,大雁塔、钟鼓楼、兵马俑、西安城墙……那时,他在旅途中尽可能帮游客节省开销。今天,游客们的消费能力和品味都在提高,想法和需求五花八门,消费重点也逐渐转向文化产品,比如游览各类博物馆、观看实景演出、购买文创产品、夜游古城等。

  “旅行社安排的线路近两年有过多次调整升级,比如下马陵和董仲舒墓,很多喜欢历史典故的游客会喜欢;诗经里小镇特别适合喜欢文艺气息的人们;受欢迎的项目还有华清宫的实景演出和大唐不夜城。”刘力说道。

  现在导游会给游客留出更多自由时间,让游客可以逛逛小吃街、永兴坊,到古城墙夜晚骑行,收获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旅程。“从过去拍张照片到现在拍个‘抖音’,人们的旅行习惯也在悄然改变。”刘力说。

  作为土生土长的陕西人,刘力对家乡有很深的感情,多年来坚持在导游行业一线的他,不仅对景观背后的历史文化了然于胸,也一直在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说起未来,刘力表示,随着国际游客越来越多,他准备加强英语学习,“我希望将这些故事讲给更多的外国游客听,让世界上更多人了解中国的大好河山和历史文化”。

  “鸽子放飞了我的创业梦想”

  光明日报记者 邱 玥

  在江西省遂川县巾石乡罗文村,住着一位90后“养鸽王子”。他与山为伴,以鸽为友,用创业向青春致敬。他就是刘海燕,遂川农小鸽肉鸽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2016年,自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硕士毕业后,刘海燕放弃城里大企业抛出的高薪“橄榄枝”,回乡创办生态鸽养殖基地。

  早在读研期间,刘海燕便着手准备创业,到了研究生快毕业,他已经写好了未来10年的计划,有了自己的“小目标”——生态循环农业。

  经过四处学习,刘海燕发现,肉鸽养殖短平快,最快18天就能出栏,既节约成本又易控制风险,适合初次创业者。为了少走弯路,刘海燕不仅跑遍了广东、广西、湖南等8省的各种养殖基地,实地考察学习,还用了三个月时间在其他养殖场免费帮忙,拜师学艺。

  作为全村唯一一个把养鸽子当作职业的年轻人,刘海燕撸起袖子,全身心投入。开辟平地,修建鸽房,设计鸽笼……他边做边总结经验,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就推倒重来。

  为了提高肉鸽市场竞争力,在创业之初,刘海燕便决定走绿色食品之路。他亲自给鸽子搭配营养均衡的饲料,用玉米、小麦、高粱等五谷杂粮取代精饲料,用山泉水取代自来水,鸽子的抵抗力也有所提高。此外,为了做好源头把控,刘海燕选择高价引进好鸽种。在他看来,“好品种抗病能力更强,品质也更好,今后的销售就不成问题”。

  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刘海燕还把邻近的10户贫困户30多位贫困人口吸纳进来,以“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为本村和邻村贫困村民提供养鸽技术、种鸽、防疫、销售等系列服务,让他们在家门口即可赚钱,带动每户每年增收8000元以上。

  如今,刘海燕自己的养鸽场年销售额已达100多万元,慕名前来学习养殖技术的农民络绎不绝。

  每天在养殖区巡查鸽子,刘海燕常常忙得连中午饭都没工夫吃,但他说自己乐在其中。“鸽子虽小,却成就了我的理想。我想把肉鸽养殖打造成家乡的特色产业,带动大山深处的更多农民致富。”他说。

  大国重器助力“中国创造”

  光明日报记者 訾谦

  近日,由铁建重工集团自主研制的三台出口印度的盾构机在长沙顺利下线,其中一台12米级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成为迄今印度国内最大直径盾构机,打破了发达国家对印度市场的垄断。

  “盾构机又被称作‘工程机械之王’,其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地下施工装备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中国企业接连中标海外隧道项目,国产盾构机正成为中国高端智能制造装备‘走出去’的又一张‘金名片’。”中国铁建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飞香表示。

新时代奋斗者,让梦想照进现实

  近年来,以铁建重工和中铁装备为主要牵头企业推进的盾构机国产化、产业化取得了显著成果,国产盾构机在交通、水利、煤矿等领域均取得了许多新突破,越来越高效和人性化的中国盾构机,正逐渐走到世界前列。

  据刘飞香介绍,2019年,铁建重工针对高原高寒高风险铁路、内蒙古引绰济辽供水工程等重大工程研制了超级岩石隧道掘进机、千米级水平取芯钻机、竖井整体成井装备、15米级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10米级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小直径敞开式岩石隧道掘进机等全新装备,盾构机产品远销国内外。“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应用在高原高寒高风险铁路的超级岩石隧道掘进机,可以适应围岩大变形、破碎带、强岩爆、高低温、缺氧、大涌水等极端工况环境。”刘飞香表示。

  作为国之重器的国产盾构机是我国科技创新成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盾构机是个以市场为向导的产业,2020年我国将加强超级掘进机、超大直径盾构机等新产品的研发,拓展机器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使盾构机真正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数说2019

  铁路

  营业里程13.9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3.5万公里。

  就业

  1-11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79万人,预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将连续7年超过1300万人。

  社保

  持卡人数超过13亿人,已覆盖超过93%的人口,累计签发电子社保卡超过8000万张。

  扶贫

  95%以上的贫困人口可以脱贫,预计全年减贫人口将超1000万。

  农业

  预计建设完成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

  快递

  业务量达630亿件,人均使用快递45件。

  (光明日报记者姚亚奇整理)

  《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09日 11版)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