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讲好合作故事 深化“胞波”情谊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讲好合作故事 深化“胞波”情谊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1-20 03: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特别关注】

讲好合作故事 深化“胞波”情谊

——访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月17日至18日应邀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出席了12场活动,见证签署达成29项各领域合作文件,中缅双方还发表了联合声明。这是中缅关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必将产生深远历史影响。围绕如何看待未来中缅共建命运共同体等问题,本报记者日前专访了在缅甸参加人文交流活动的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

  于运全表示,中缅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千年相互交往结下唇齿相依的“胞波”情谊,国际风云变幻使两国成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两国倡导并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树立了国与国之间平等相待和互利合作的典范。特别是近年来,在习近平主席和昂山素季国务资政等中缅高层引领下,中缅关系总体向好发展,各领域、各层次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取得新进展。

  朋友可以选,邻居不能选。于运全认为,中缅两国有深厚的传统友谊,目前又身负共同的发展使命,积累了许多睦邻友好的智慧。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缅方的广泛响应,两国共同谋划的中缅经济走廊建设已由概念规划转入实质建设阶段,成为两国共建命运共同体最有效的推动力量。“在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最大的挑战可能来自第三方对于中缅两国关系发展的阻碍。因此,把握好中缅共建‘一带一路’和中缅经济走廊项目,促进两国共同发展,增进两国人民福祉,就是未来中缅共建命运共同体最好的机遇和注解。”于运全说,两国之间仍有必要继续扩大人文交往,消弭彼此间因信息不畅而产生的误解,增强政治互信,进一步夯实中缅友好的民意基础。

  于运全认为,在文化传播方面,从历史的长河中看,中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联系,有长时间友好的交往史。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周恩来总理与奈温总理为代表的老一辈中缅领导人帮助两国进一步加深了“胞波”情谊。近年来,“感知中国”“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等文化交流活动在缅甸相继成功举办。《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中国古典电视剧,以及《奋斗》《欢乐颂》等当代中国青春剧在缅配音播出,也为两国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未来,双方应继续通过影视、出版、广播、文化交流活动等载体,用多种形式展现中缅文化之美。

  于运全表示,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中缅两国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加深,中缅两国企业界、两国民众合力追求经济发展、追求生活进步的故事不断涌现。很多重点大项目已经在缅甸落地,如中缅油气管道项目,能够为缅甸能源发展带来助力,为当地民众带来就业和基础设施改善;皎喜燃气电站生产的清洁电力将解决270万缅甸民众的用电问题;中国云南瑞丽地区与缅甸木姐地区边境贸易繁荣发展。

  “这些故事对于一些普通民众生活的改善意义非常大。希望我们的媒体和智库能够把这些故事的深刻意义给发掘出来,让外界能感受到、认识到。此外,我们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讲好缅甸发展的故事、中缅合作的故事。”

  今年是中缅建交70周年,在这一重要时刻,习近平主席对缅甸的历史性国事访问必将推动两国关系进入新时代。在访问期间举行的“当代中国与世界——中缅智库对话会”上,于运全深切感受到了缅甸政界、学界和企业界对中国的热情和中缅关系未来发展的信心。“未来,中缅按照双方既定的目标前进,以中缅经济走廊建设为重要合作抓手,持续扩大人文交流,深化‘胞波’情谊,拓展两国互联互通,必将把中缅关系提升到更高水平。”

  (光明日报仰光1月19日电 光明日报驻仰光记者 鹿铖)

  《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20日 12版)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