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与地球情未了,与讲坛爱永续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与地球情未了,与讲坛爱永续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3-17 04:1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追思】   

与地球情未了,与讲坛爱永续

——追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宁津生

光明日报记者 夏静 张锐 光明日报通讯员 吴江龙

  春到江城,武汉大学的樱花盛放,宁津生院士却再也看不到了。3月15日,88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宁津生,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88岁。

  从辗转求学,到扎根三尺讲坛;从青年教师,到大学校长,再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六十余年的测绘科教生涯里,宁津生不但自己走南闯北测天绘地,更是躬耕杏坛培育经天纬地之人。

  为祖国河山精准画像

  “我一辈子都在这里,60年没有离开过。”2016年,恰值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建立60周年,宁津生讲述了他的测绘人生。

  1932年,德国人在上海同济大学办测量专业时,他那年刚好出生;1956年,武汉测量制图学院(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前身)成立,从同济大学毕业的他,成为武测最年轻的一批助教,从此定根珞珈山麓。

  国家建设,测绘先行。新中国百废待举之时,测绘人才奇缺。

  因为担任翻译的缘故,宁津生早早接触到了苏联专家布洛瓦尔地球重力场理论。后来苏联专家撤离,他便走上了地球重力场的研究之路。1959年,宁津生完善了当时由苏联为我国设计的天文重力水准布设方案,部分成果还被收入修订后的《天文重力水准测量细则》。

  大地原点,是国家地理坐标——经纬度的起算点和基准点。它的确定,对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20世纪70年代,国家启动确定我国大地原点的工作。宁津生带领团队奔赴武汉、郑州等地,实地考察地形、地质等。他率先开展了“利用最小二乘配置确定相对大地水准面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为确定我国大地水准面、我国大地原点及椭球定位所需要的垂线偏差、大地水准面差距等数据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最终,我国的大地原点被确定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北流村。

  尔后,宁津生重点研究全球重力场的逼近理论,建立了我国当时阶次最高、精度最好的地球重力场模型。近十余年他又倾注心血于中国测绘科技的升级换代。

  与祖国同呼吸,为人民做学问。宁津生先后荣获2004年度和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也就是现在的武汉大学测绘学科,一直保持着与全国各测绘生产单位、科研单位的紧密合作。”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说。

  躬耕杏坛育人才

  无论是担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后并入武汉大学)校长,还是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津生始终站在教学工作第一线。他曾说,自己首先是一个教师,然后才是校长。

  1996年,宁津生首倡“五院士共上一门课”,得到了刘经南、李德仁、张祖勋、陈俊勇几位院士的积极响应。1997年,这门由五位院士共同讲授的“测绘学概论”正式开课。

  作为测绘学泰斗,对测绘学知识了然于胸的宁津生,仍旧坚持每次课前都认真备课。他认为,科技日新月异,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技术方法,很可能不久后就被淘汰,要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宁津生“测绘学概论”的书稿,从手写稿到打印稿,前后共经历了数十遍修改。

  2017年8月10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六院士同上一门课》。在这一堂“最奢侈的基础课”上,院士们以身示范,用家国情怀引领学生,用大师风范感召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价值引领和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测绘学概论”荣获2017年度“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

  “二十多年来,宁院士带领我们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更新教材,建设慕课。多次带着我们封闭讨论和修改教材,这些都历历在目。”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龚健雅,1997年在这门课开始时就参与授课。彼时的他,既不是长江学者,更不是院士,宁津生让他挑起地理信息系统部分讲解重担。

  上课不点名、不签到,但教室却座无虚席,走道也挤得满满当当。“这门课最初是为了挽留想转专业的学生。”宁津生曾说。看到越来越多的学子了解测绘、爱上测绘,宁津生带领团队又将“测绘学概论”推上慕课平台。2018年12月,86岁的宁津生还亲自作为答辩人参加学校慕课项目考核会。

  “地球重力场,天地大舞台。满腹经纶,国之栋梁。一生相许,矢志不渝。”2016年10月,宁津生当选第二届“感动测绘人物”。组委会称赞他,与地球情未了,更与讲坛爱永续。

  就像宁津生在武大星湖旁题字的“经纬石”将长存一样,他领衔的“测绘学概论”课程,他开拓发展的测绘事业,必将继续生发。

  《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17日 10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