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问计于民方能造福于民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问计于民方能造福于民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09-24 05: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专家点评】

  作者:李志勇(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龙军、禹爱华、王斯敏、王美莹

  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听取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这是一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与百姓面对面的谈心,是一场党心与民心水乳交融的汇聚。参加座谈会的基层代表来自各行各业,其中也有青年人、新业态代表。这样的谈心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彰显了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示范,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鼓舞。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问题,一个群体有一个群体的困难,我们要重视起来,不断解决。”从残疾人关心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到农民工担心的工资拖欠,从货车司机对高速路服务区社会治安的盼望到小学教师对教育资源均衡化的期待,从群众的安危冷暖到基层的难点堵点,人民所期盼的从来都是具体的、鲜活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发展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

  正确的道路从哪里来?从群众中来,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把顶层设计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为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十四五”规划编制,必须注意哪些要点?从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我们得到深刻启示。

  一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大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有新的发展变化。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多。从国内看,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我国发展具有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没有变。把握好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是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基础。

  二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习近平总书记以“半条被子”的故事生动诠释了党的初心,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实践深刻阐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努力解决好各个群体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补齐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民生短板,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要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肩负着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使党的为民宗旨化作具体民生福祉的重要使命。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强、把基层政权巩固好。在农村,要着眼乡村全面振兴,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在城市,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四是要凝聚好各方面群众的力量。新生活是亿万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把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凝聚起来,汇聚成奔腾向前的磅礴力量,才能顺利推进“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人大代表要更加密切联系群众,政协委员要更好联系和服务所在界别的群众,农村致富带头人要更加积极发挥先富帮后富的作用。这也就是要求发挥好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作用,多渠道联系群众,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团结凝聚广大基层群众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而努力奋斗。

  “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问计于民,方能造福于民。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扬好调查研究的好传统,多倾听基层心声,多研究现实问题,多了解人民期待,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确保“十四五”规划编制更加符合实际、更加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24日 07版)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