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人才培养要摆脱出“多”上“新”的短期追求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人才培养要摆脱出“多”上“新”的短期追求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12-01 03:2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十四五”教育畅想】

  作者:曹永国(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人才培养与人才战略是人才强国的重要前提和内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一流的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是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力资源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要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结构。

  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要通过立德树人实现思想和价值引领,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等21世纪人才所要求的核心素养,增加人才培养中的安全维度和中国气象、中国元素。要守住安全底线,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

  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要求更高质量、更好发展的人才培养结构建设。这就要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结构的厘定与制定中,科学统筹、协同创新,朝促进新发展格局聚焦用力。以往在人才培养结构的制定时,一些高校缺乏协同、共享、创新,各自为政、一哄而上、竞争攀比,既少有特色、内涵,又缺乏质量,导致人才培养结构矛盾冲突加剧。

  全面理解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价值和意义。人才培养结构要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要有大眼光、大格局和国际视野,要有前瞻性,避免急功近利地制定人才培养结构。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须立足于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准确把握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积极吸收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路径。以往在人才培养结构规划上,许多高校重视量化指标、出“多”上“新”,注重短期效益,既违背了人才成长规律,又造成了人才和教育不必要的浪费。

  充分认识现存的短板和不足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存在着较突出的短板、不足和矛盾:

  在层次结构上,存在高端人才供给不足和同质化重复建设的矛盾。精英化卓越人才培养布局过少,未能形成规模化卓越研究群,无法满足在关键领域、关键技术、关键产品上的人才缺口;同时又存在大量中低端市场上人才的恶性竞争与严重过剩。

  在专业结构上,专业动态调整和自我更新能力不足。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缺少前瞻性和提前谋划与实质性准备,自我保守和满足现状较为严重。行业转型升级、社会需求变化与专业人才培养结构老化、滞后的冲突明显。即使所谓新兴专业,多为应急之作,甚至“投机之举”,缺乏专业积淀和可持续发展规划,往往流于形式而缺乏内涵式提升,在学校中也沦为“小专业”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与关照。

  在空间布局上,存在着区域间的失衡,区域之间差距在不断加大。人才培养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京津冀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优势明显,对中西部地区人才有强大的虹吸作用,但却未能对中西部地区人才培养与人才建设产生有效的反哺作用。这样既不利于区域发展战略的实现,不利于实现区域间发展的协同合作;又加剧了人才培养中的“马太效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形成点线面结合、东中西呼应的教育发展空间格局。显然,现有人才培养结构离之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在类型结构上,存在千篇一律与特色不显著的不足。人才培养方案存在定位与表述不严、不准、不明的问题,未能充分体现出本地区人才发展需要、行业特色和高校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类型单一,大多集中于传统的基础学科,并且不同学科人才培养的合作力度有限,无法满足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优秀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要。

  在规模发展结构上,过于大而全,但却不是精而强,分类指导和结构优化迟钝。

  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综合性人才培养结构

  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要从满足于就业需求转变为服务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从规模数量优势转向更加充分、更高质量规模发展,从静态保守的固化转向高水平动态优化的灵活,从关起门来培养转向多元主体协同合作。

  分层分类搭建、精准定位、特色发展。对于基础学科、应用学科、技术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人才培养结构要区别对待,不同高校要根据自身特色和地方社会发展战略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结构,人才类别要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广度和深度紧密契合,避免“多样化式的趋同”。

  合理布局,加大加快高端紧缺人才的培养。人才结构布局要从“扁平化”转向“立体化”,创新传统“金字塔式人才结构”的优势,要将创新链、产业链、科技链和人才链联结起来,聚力打通人才培养中的“淤点”“堵点”,补足“漏点”“短板”,主动解决“卡脖子”的关键问题。人才培养务必要聚焦国家战略重点,打造一些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培养质量强的人才培养高地。

  固本强基、贯通融合。本科人才是人才培养结构的根基,要保证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结构的基础地位,加大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提质培优。“强基计划”“六卓越一拔尖2.0”“一流本科建设”等项目要实现多元融合,特别是要打破多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限制与壁垒,促进不同学科之间互通共融共享,建立多学科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结构。

  多主体协调、均衡发展。人才培养结构要体现多主体育人的理念,要有效合理地划界,规范各育人主体的行为与权责,真正落实校地合作、产教融合、校企联办等举措,避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无效合作和浅表化合作。东中西部人才培养结构要呼应起来,要有东部高校对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的定向支持计划,更好地落实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均衡发展,避免在一流人才建设中的恶性竞争、野蛮发展。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结构科学预警机制,完善人才培养结构的动态调整机制。新时代,面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一方面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保有效有序推进人才培养结构全面优化;另一方面要综合治理,注重整体性,确保更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新情况和新发展格局。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1日 14版)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