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耕读传家久 “花儿”更响亮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耕读传家久 “花儿”更响亮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2-22 03:2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长镜头】 

  光明日报记者 万玛加

  瞿昙镇因始建于明代的瞿昙寺而得名。

  这座距离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21公里的藏传佛教古刹有着典型的汉地建筑风格。

  “瞿昙寺是中国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明代建筑群。”瞿昙镇镇长赵积良介绍,瞿昙寺参照北京故宫而建,素有“乐都小故宫”之称。历经600多年风霜,瞿昙寺古风犹在,留下了大量的古建筑、书法匾额、御制碑刻,深刻影响着这片土地。

  走进瞿昙,人们会被浓厚的农耕文化氛围所感染。进村入户,许多农家大门门额上都书写有“耕读传家”四个大字,这些大字或端庄工整,或俊秀细腻,或圆融流畅,或苍劲有力。

  “此外,瞿昙农家墙上所挂的字画,也多有耕读传家内容,如‘此地不嚣不俗,其间亦读亦耕’‘乐山乐水新院落,半耕半读旧生涯’。”瞿昙镇党委书记王伏成介绍,这些笔迹大多出自有威望的学者之手,其中也不乏名家真迹。

  耕读传家的家风,滋养着一方水土和当地民众。几百年来,这种意念已经牢牢地印在瞿昙人的心中,激励人们在解决物质需求的同时,关注更高的精神需求。

  博士、硕士、大学生,北京大学、兰州大学、青海大学……在徐家台村委会二楼楼道里,贴满整整一墙的毕业证书,成了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墙壁上方印着“读书改变命运,知识成就人生”,红色字体赫然醒目。

  “我们村只有210户人家、734口人,这些年,总共走出了11位博士、24位硕士,264名大学生,被大家称为‘博士村’。”徐家台村党支部书记徐世林自豪地介绍。

  在徐家台村,除了耕读传家的传统,人们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徐世林精心策划了这面“励志墙”,将这些走出大山的学子求学奋斗的脚步记录了下来,激励着村子里正在读书的孩子。

  教育给徐家台村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孩子们有出息了,村里发展好了,乡风也更加文明向上。“‘耕读传家’的祖训要求在求生存之余,读圣贤书,而现代社会更要阅读、学习,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接受中华文明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化。”在徐家台村教了一辈子书的老教师徐有灜说。

  瞿昙另一个叫得响的名头是“花儿”。每年农历六月,人们会看到“花儿会”的宏大场面。瞿昙寺“花儿会”一般举行3天,“花儿会”期间,瞿昙旁边的树林里簇拥着众多的青年男女,拉的圈子或大或小,聚集的人数或多或少。一曲“少年”(青海民众对“花儿”的传统叫法)出口时,那歌声如带哨的鸽子飞向蓝天。高亢、清脆、婉转、跌宕的“花儿”声,与伴奏的唢呐声、二胡声、笛子声交相应和,悠扬起伏,令听曲者如痴如醉。

  有一首“花儿”唱出了这样的盛况:

  一湾两湾走三湾,道道湾,湾道里尽唱的少年;

  一遍两遍听三遍,音不断,耳朵里响给了九天。

  瞿昙寺“花儿会”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唱词之丰富,曲令之繁多,场面之热闹,是河湟地区其他地方的“花儿会”无法比拟的。2006年,瞿昙寺“花儿会”正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年一度的瞿昙农历六月十五“花儿会”经久不衰,向世人展示着河湟“花儿”的独特魅力。

  瞿昙镇是河湟文化的一个缩影,充分体现了河湟文化的多元、包容与融合,耕读传家的传统文化与“花儿”等民俗民间文化融合发展、交相辉映,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迸发新活力,提升着这座河湟小镇的文化软实力。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22日 07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