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文化人 天下事
正在阅读: 村史馆“变味走样”是形式主义之祸
首页> 光明日报 > 正文

村史馆“变味走样”是形式主义之祸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3-24 04:1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网言】

  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村史馆、脱贫攻坚陈列馆等乡村文化设施如雨后春笋,蔚然成风。然而有媒体采访发现,一些新建村史馆不接地气,甚至“变味走样”:老百姓去看的少,干部看的多;展品中,有本村特色的少,全国通用的多;展板上,本村内容少,领导照片多……这些村史馆建设中存在的乱象引发了网友的吐槽。

  建立村史馆,初衷是通过挖掘村史,展现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反映人民群众奋斗创业历程。当村史馆变成不接地气的“文件摘抄和标语展示”,变成千篇一律的“旧货杂物市场”,变成“村民不看、专为领导考察准备”的景观工程,不仅与建设初衷背道而驰,更承担不了乡村文化建设的重任。究其根源,还是在于形式主义。破除形式主义不能停留在口头呼吁上,关键要落实到行动中。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建设来纠正错误的政绩观、通过强化监督来规避形式主义,对于那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及时查处、予以纠正,另一方面要提升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从科学决策的角度强化对乡村建设项目全过程管控和监督,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更多吸引社会专业力量参与。作为基层干部,想问题、办事情应多从老百姓立场出发,而不是从自身的政绩得失出发,这类形式主义尴尬就能避免。

  (原载于人民网 作者:沈慎 摘编:刘朝)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24日 02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